一种新型硅酸盐保温隔热涂料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3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硅酸盐保温涂料在化工过程机械上的应用 | 第11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34页 |
| ·保温隔热的基本原理 | 第13页 |
| ·影响材料保温性能的因素 | 第13-16页 |
| ·材料的组成与结构 | 第13-14页 |
| ·温度 | 第14页 |
| ·表观密度 | 第14-15页 |
| ·湿度 | 第15页 |
| ·孔隙的大小与特性 | 第15页 |
| ·热流方向 | 第15-16页 |
| ·保温隔热材料的分类简介 | 第16-23页 |
| ·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 | 第16-17页 |
| ·玻璃棉及其制品 | 第17-18页 |
| ·石棉及其隔热制品 | 第18-19页 |
| ·耐火纤维 | 第19-20页 |
| ·硅酸钙隔热制品 | 第20页 |
| ·膨胀珍珠岩隔热制品 | 第20页 |
| ·膨胀蛭石保温制品 | 第20-21页 |
| ·泡沫玻璃 | 第21页 |
| ·泡沫塑料 | 第21页 |
| ·轻质保温砖 | 第21-22页 |
| ·其它隔热材料 | 第22页 |
| ·保温隔热材料小结 | 第22-23页 |
| ·保温涂料总述 | 第23-29页 |
| ·保温涂料的保温机理 | 第23-24页 |
| ·保温涂料的特点 | 第24页 |
| ·保温隔热涂料类型 | 第24-29页 |
| ·保温涂料小结 | 第29页 |
| ·复合硅酸盐保温隔热涂料总述 | 第29-34页 |
| ·复合硅酸盐保温隔热涂料所用主要材料 | 第29-30页 |
| ·硅酸盐保温涂料的研究进展 | 第30-32页 |
| ·复合硅酸盐保温隔热涂料在各行业的应用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实验方案与步骤 | 第34-51页 |
| ·实验材料 | 第34-37页 |
| ·实验步骤 | 第37-39页 |
| ·钢试片的清洁处理 | 第37-38页 |
| ·原材料的处理 | 第38页 |
| ·涂料制备工艺 | 第38页 |
| ·涂料涂敷方法 | 第38-39页 |
|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第39页 |
| ·涂料配方设计 | 第39-42页 |
| ·原材料种类确定及其质量分数初定 | 第39-42页 |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42页 |
| ·保温涂料性能检测 | 第42-50页 |
| ·外观质量 | 第43页 |
| ·浆体密度 | 第43-44页 |
| ·pH值 | 第44页 |
| ·干密度 | 第44-45页 |
| ·体积收缩率 | 第45-47页 |
| ·抗拉强度 | 第47页 |
| ·粘结强度 | 第47-48页 |
| ·导热系数 | 第48-49页 |
| ·高温后抗拉强度 | 第49页 |
| ·耐水、酸、耐碱、耐油性测试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第51-68页 |
| ·正交实验结果 | 第51页 |
| ·对导热系数的性能评定与分析讨论 | 第51-58页 |
| ·对导热系数的性能评定 | 第51-53页 |
| ·对导热系数的分析讨论 | 第53-58页 |
| ·海泡石、膨胀珍珠岩对该涂料的导热系数起决定作用 | 第53-54页 |
| ·使用温度对保温涂料保温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 ·干燥温度对保温涂料保温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 ·涂层厚度对保温涂料保温隔热效果的影响分析 | 第56-57页 |
| ·基料颗粒大小对保温涂料保温性能的影响 | 第57页 |
| ·保温涂料的施工对其保温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 ·对粘接强度的性能评价与分析讨论 | 第58-61页 |
| ·对粘接强度的性能评价 | 第58-60页 |
| ·对粘接强度的分析讨论 | 第60-61页 |
| ·对收缩率的性能评价与分析讨论 | 第61-63页 |
| ·对收缩率的性能评价 | 第61-63页 |
| ·对收缩率的分析讨论 | 第63页 |
| ·最佳配方的确定及其性能检测 | 第63-66页 |
| ·该涂料的应用性探讨 | 第66-67页 |
| ·可用在化工设备上 | 第66页 |
| ·可用在建筑领域中 | 第66-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