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林业论文

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图表目录第10-12页
1.前言第12-37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5页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文献述评第15-34页
     ·能源植物资源研究第15-20页
     ·生物质能源产业研究第20-29页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研究第29-32页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研究文献评价第32-34页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34-36页
     ·研究对象及范畴的界定第34页
     ·研究方法及思路第34-36页
   ·论文结构及章节安排第36-37页
2.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7-58页
   ·基本概念的说明第37-38页
     ·能源的内涵及其种类第37页
     ·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内涵及其种类第37-38页
   ·循环经济理论第38-42页
     ·循环经济内涵的界定第38-40页
     ·循环经济模式的理论基础第40-42页
   ·制度变迁原理第42-49页
     ·制度的内涵第42-43页
     ·制度变迁原理第43-49页
   ·政府经济学原理第49-58页
     ·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49-50页
     ·政府行使经济职能的理论基础第50-52页
     ·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的主要理论第52-55页
     ·市场机制的缺陷与中国政府角色第55-58页
3.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背景第58-85页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第58-71页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第58-63页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第63-67页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第67-71页
   ·温室气体排放与能源结构变动第71-78页
     ·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第71-74页
     ·中国的能源结构与温室气体排放第74-78页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第78-85页
     ·国外的发展第78-80页
     ·中国的现状与趋势第80-85页
4.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策略第85-114页
   ·循环经济模式是木质能源产业化的指导思想第85-93页
     ·循环经济是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第85-87页
     ·循环经济模式的生产技术要求第87-89页
     ·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第89-93页
   ·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布局设想第93-98页
     ·林木生物能源原料林基地布局第93-96页
     ·林木生物能源产品生产布局第96-98页
   ·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一体化策略第98-102页
     ·林木生物能源产业结构分析第98-99页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一体化设想第99-102页
   ·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第102-114页
     ·国外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政策安排第102-105页
     ·中国政府的生物质能源产业政策第105-110页
     ·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的制度创新第110-114页
5.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的基础第114-138页
   ·江西省自然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第114-119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114-115页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第115-119页
   ·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开发现状第119-120页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的资源基础第120-138页
     ·国外能源林基地的研究第120-124页
     ·江西省能源林基地建设条件分析第124-135页
     ·江西省能源林基地经营组织模式第135-138页
6.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品生产策略第138-164页
   ·江西省能源产品结构变动分析第138-145页
     ·江西省能源产品生产现状第139-141页
     ·江西省能源产品消费现状第141-143页
     ·能源产品消费结构变动分析第143-145页
   ·江西省木质能源产品需求影响因素分析第145-152页
     ·国外生物质能源产品市场需求的创造第145-148页
     ·江西省木质能源产品市场需求分析第148-152页
   ·江西省木质能源产品生产技术策略第152-164页
     ·国外木质能源转化技术概况第152-157页
     ·生物柴油生产技术选择第157-160页
     ·木质燃料发电技术选择第160-164页
7.案例研究第164-183页
   ·项目概要第164页
   ·项目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第164-165页
     ·自然地理条件第164页
     ·交通通讯概况第164-165页
     ·社会经济状况第165页
   ·项目区木质能源林建设第165-169页
     ·能源林基地建设布局第165页
     ·能源林建设进度第165页
     ·能源林营造技术第165-168页
     ·项目区能源林建设风险分析第168-169页
   ·项目区能源林建设的保障条件第169-176页
     ·合理的组织架构是顺利开展能源林建设的前提条件第169-170页
     ·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是能源林建设的基本保障第170-172页
     ·科技推广与培训是能源林建设的技术保障第172-173页
     ·科学监测与客观评价是能源林建设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第173-174页
     ·充足的资金是能源林建设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第174-176页
   ·项目产品市场前景与需求第176-178页
     ·项目产品供给潜力第176-177页
     ·项目产品需求预测第177-178页
     ·项目产品市场前景第178页
   ·能源林建设的效益分析第178-182页
     ·能源林建设的经济效益第178-179页
     ·能源林建设的生态效益第179-181页
     ·能源林建设的社会效益第181-182页
   ·项目区能源林建设的可行性第182-183页
8.结论及展望第183-185页
   ·结论第183-184页
   ·创新及继续研究的方向第184-185页
附表第185-189页
参考文献第189-195页
个人简介第195-196页
导师简历第196-197页
致谢第197页

论文共1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森林保险事业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