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高边坡变形量预警标准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边坡变形破坏过程 | 第11页 |
·影响边坡破坏的主要因素 | 第11-12页 |
·边坡稳定性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有限元软件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Midas-GTS有限元软件的特点 | 第17-19页 |
2 研究区工程地质概况 | 第19-24页 |
·三峡库区简介 | 第19页 |
·地层岩性及工程岩类 | 第19-20页 |
·地质构造 | 第20-21页 |
·褶皱 | 第20-21页 |
·断裂 | 第21页 |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第21-22页 |
·地形地貌 | 第22-23页 |
·三峡侵蚀溶蚀低中山峡谷段 | 第22页 |
·东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平行“岭谷”段 | 第22-23页 |
·水文地质 | 第23-24页 |
3 强度折减法理论介绍 | 第24-29页 |
·强度折减法基本原理 | 第24-25页 |
·强度折减法的破坏标准 | 第25-27页 |
·强度折减法可行性论证 | 第27-29页 |
4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29-56页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9页 |
·高边坡的分类界定 | 第29页 |
·数值模拟的参数选取 | 第29-30页 |
·边坡滑动临界点的选取 | 第30页 |
·计算实例 | 第30-55页 |
·岩质边坡建模计算 | 第30-49页 |
·土质边坡建模计算 | 第49-53页 |
·岩土质边坡建模计算 | 第53-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5 高边坡变形量预警标准 | 第56-75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6-65页 |
·不同安全系数下的位移量 | 第65-67页 |
·将变形量引入神经网络 | 第67-74页 |
·神经网络介绍 | 第67页 |
·引入神经网络的目的及意义 | 第67-68页 |
·BP神经网络的算法步骤 | 第68-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作者简历 | 第80-8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