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的哲学基础论文

认知心理域境下的《大学》德性修养及其现代意义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1 绪论第9-12页
   ·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研究目的第11-12页
2 文献综述第12-15页
   ·国内外关于《大学》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大学》内容概要第13-15页
3 研究方案第15-18页
   ·方法论的选择第15-16页
   ·研究方法选择的特别说明第16-18页
4 认知心理域境下的《大学》德性修养第18-36页
   ·东西方认知主流思想第18-19页
   ·《大学》的德性修养观第19-31页
     ·德性的含义第19-26页
       ·德性修养的心理环境第19-23页
       ·德性修养的社会环境第23-26页
     ·德性修养的途径与方法第26-31页
   ·《大学》的德性修养观反映的认知心理机制第31-36页
     ·认知心理机制的内涵第31-32页
     ·《大学》关于德性修养认知心理机制的探讨第32-36页
       ·认知心理机制中可能特殊的元素第33-34页
       ·整体认知心理机制的探讨第34-35页
       ·《大学》德性修养内容背后的认知心理机制运用分析一例第35-36页
5 在认知心理域境下研究《大学》德性修养的现代意义第36-41页
   ·对当今人们德性的修养提供了方法论基础第36-38页
   ·为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38-41页
6 结语第41-42页
   ·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第41页
   ·今后研究的方向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后记第45-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癌症患者医疗服务满意度测量及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层面理论的实证应用
下一篇:论个体实践模式与人生价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