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水生植物学论文

黔、桂珠江水系底栖硅藻群落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变量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录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21页
   ·底栖硅藻生态学特征第10-11页
     ·底栖硅藻概念、组成和特性第10-11页
   ·底栖硅藻在淡水水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第11-12页
   ·环境变量对底栖硅藻影响的研究概况第12-17页
     ·温度第13页
     ·流速第13-14页
     ·电导率第14页
     ·pH值第14-15页
     ·营养盐第15-16页
     ·离子第16页
     ·重金属第16-17页
   ·底栖硅藻群落对环境变化指示效应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本文研究的意义第18-19页
   ·研究特色及创新第19-21页
第二章 黔桂珠江水系区域特点及研究方法第21-33页
   ·研究区域地理概况第21-23页
     ·喀斯特区水资源特征概述第21页
     ·喀斯特区黔、桂珠江水系地理位置及水文概况第21-22页
     ·水污染状况特点第22-23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3-33页
     ·研究方法第23-26页
       ·采样点的布设第23-25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5-26页
     ·样品的采集第26-27页
       ·水样的采集第26页
       ·水样的保存第26-27页
     ·黔桂珠江水系水体理化因子的测定第27-28页
       ·理化因子的现场测定第27页
       ·理化因子的实验室测定第27-28页
     ·底栖硅藻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28页
       ·底栖硅藻样品的采集第28页
       ·底栖硅藻样品的处理第28页
     ·硅藻永久装片的制作与硅藻的鉴定及定量第28-30页
       ·硅藻永久装片的制作第28-29页
       ·底栖硅藻的鉴定第29页
       ·底栖硅藻的定量第29-30页
     ·数据分析和统计处理第30-33页
       ·数据转换第30页
       ·多变量分析方法第30-33页
第三章 黔桂珠江水系理化环境因子特点及底栖硅藻群落组成第33-51页
   ·黔桂珠江水系水体理化指标第33-45页
     ·水体物理环境因子第34-39页
     ·水体化学环境因子第39-45页
   ·黔桂珠江水系底栖硅藻群落组成及分布特点第45-51页
     ·黔桂珠江水系底栖硅藻群落结构组成第45-47页
     ·黔桂珠江水系底栖硅藻群落在各采样点的变化第47页
     ·黔桂珠江水系底栖硅藻优势种在各采样点的变化规律第47-50页
     ·黔桂珠江水系底栖硅藻群落的定量分析第50-51页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第51-80页
   ·黔桂珠江水系底栖硅藻群落与环境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第51-62页
     ·底栖硅藻群落与水体环境变量的相关分析第51-55页
     ·转换函数模型的建立第55-59页
     ·属种在营养梯度上的响应特征第59-62页
   ·黔桂珠江水系水体其它离子对底栖硅藻群落的影响第62-67页
     ·黔桂珠江水系水体离子与电导率第62-63页
     ·水体离子与底栖硅藻间的相关关系第63-65页
     ·底栖硅藻群落的最适值区间第65页
     ·电导率与底栖硅藻群落分布的关系第65页
     ·水体离子与底栖硅藻群落分布的关系第65-67页
   ·黔桂珠江水系水体重金属含量对底栖硅藻群落分布的影响第67-70页
     ·水体重金属与底栖硅藻群落分布的相关性分析第67页
     ·底栖硅藻群落与As元素的回归分析及方程拟合第67-70页
   ·黔桂珠江水系底栖硅藻丰度与环境变量的相关分析研究第70-74页
     ·黔桂珠江水系10个水体环境变量对底栖硅藻丰度的影响第70-71页
     ·10个环境变量与底栖硅藻丰度的聚类分析第71页
     ·底栖硅藻丰度与COND的曲线回归分析及回归模型第71-74页
   ·黔桂珠江水系底栖硅藻丰度与水体离子的相关关系第74-77页
     ·底栖硅藻丰度与水体离子的相关性分析第74页
     ·底栖硅藻丰度与Na~+的曲线回归与回归方程的建立第74-77页
   ·黔桂珠江水系底栖硅藻丰度与重金属的相关关系第77-80页
     ·底栖硅藻丰度与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第77页
     ·黔桂珠江水系底栖硅藻丰度与重金属Hg元素的回归分析及回归方程第77-80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80-86页
   ·讨论第80-83页
     ·岩溶离子与硅藻群落第80页
     ·重金属对硅藻形态影响第80-81页
     ·营养盐与硅藻群落第81-83页
   ·结论第83-86页
参考文献第86-102页
附录1 黔桂珠江水系离子梯度下硅藻种的最适值第102-106页
附录2 底栖硅藻鉴定图片第106-110页
附录3 野外采样图第110-112页
附录4 黔桂珠江水系底栖硅藻目录第112-126页
附录5 缩略词目录第126-127页
附录6 研究生期间参加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枫湖水库水生高等植物分布及其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效果研究
下一篇:贵州老万场红土型金矿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其生态恢复潜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