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枫湖水库水生高等植物分布及其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效果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前言 | 第11-21页 |
·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 第11-12页 |
·水生高等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作用的研究 | 第12-16页 |
·水生高等植物净化水体的机理 | 第12-13页 |
·水生高等植物净化能力的研究 | 第13-16页 |
·植物净化多环芳烃(PAHs)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红枫湖水库污染及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红枫湖水库水体污染现状 | 第18-19页 |
·红枫湖水库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红枫湖水生高等植物调查方法 | 第21-22页 |
·采集路线 | 第21页 |
·采集工具及方法 | 第21-22页 |
·采集时间及鉴定 | 第22页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室内试验 | 第23页 |
·室外试验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49页 |
·水生高等植物分布现状 | 第24-30页 |
·物种组成 | 第24-28页 |
·主要群落与分布 | 第28-30页 |
·沉水植物群落 | 第28-29页 |
·浮叶植物群落 | 第29页 |
·浮水植物群落 | 第29页 |
·挺水植物群落 | 第29-30页 |
·室内试验结果 | 第30-37页 |
·植物生长情况 | 第30-32页 |
·植物生物量 | 第30-31页 |
·植物株高 | 第31页 |
·植物根长 | 第31-32页 |
·不同植物对TN的去除效果 | 第32-33页 |
·不同植物对TP的去除效果 | 第33-34页 |
·不同植物对NH_3-N的去除效果 | 第34-35页 |
·不同植物对COD的去除效果 | 第35-36页 |
·室内试验小结 | 第36-37页 |
·室外试验结果 | 第37-49页 |
·试验植物生长状况 | 第37-39页 |
·植物生物量 | 第38页 |
·植物株高 | 第38-39页 |
·植物根长 | 第39页 |
·不同植物对TN的去除效果 | 第39-40页 |
·不同植物对TP的去除效果 | 第40-42页 |
·不同植物对NH_3-N的去除效果 | 第42-43页 |
·不同植物对COD的去除效果 | 第43-44页 |
·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及组成变化 | 第44-47页 |
·室外试验小结 | 第47-49页 |
4 利用水生高等植物去除水体中PAHS的试验 | 第49-57页 |
·试验设计 | 第49页 |
·样品的前处理及测定方法 | 第49-51页 |
·试验结果 | 第51-55页 |
·不同植物对萘的去除效果 | 第51-52页 |
·不同植物对芴的去除效果 | 第52-53页 |
·不同植物对菲的去除效果 | 第53-54页 |
·不同植物对蒽的去除效果 | 第54-55页 |
·不同植物对芘的去除效果 | 第55页 |
·小结 | 第55-5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58-59页 |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图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