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8页 | 
| ·赤潮毒素 | 第9-11页 | 
| ·赤潮毒素的生物合成机制 | 第11-14页 | 
| ·环境因子对赤潮毒素合成的影响 | 第11页 | 
| ·细菌对甲藻毒素合成的影响 | 第11-13页 | 
| ·赤潮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 | 第13-14页 | 
| ·聚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14-15页 | 
|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PKS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 第18-50页 | 
| ·实验材料 | 第18-25页 | 
| ·藻种 | 第18页 | 
| ·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20-23页 | 
| ·其他试剂的配制 | 第23-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38页 | 
| ·藻的培养 | 第25-26页 | 
| ·PKS基因的扩增、转化和克隆 | 第26-31页 | 
| ·PKS基因序列比对及同源性分析 | 第31页 | 
| ·利玛原甲藻PKS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1-33页 | 
| ·PKS基因的分析与鉴定 | 第33-3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7页 | 
| ·利玛原甲藻中PKS基因的克隆 | 第38-42页 | 
| ·PKS基因在利玛原甲藻中的表达 | 第42-43页 | 
| ·PKS基因的分析 | 第43-47页 | 
| ·讨论 | 第47-50页 | 
| 第三章 利玛原甲藻中PKS基因的表达与DSP毒素的生成分析 | 第50-69页 | 
| ·实验材料 | 第50页 | 
| ·藻种 | 第50页 | 
|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 第50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50页 | 
| ·实验方法 | 第50-55页 | 
| ·藻的批量培养、比生长速率的确定 | 第50-51页 | 
| ·藻细胞中DSP毒素的粗提与含量测定 | 第51-52页 | 
| ·N-、P-限制条件下利玛原甲藻中OA含量的测定 | 第52页 | 
| ·藻细胞总RNA的提取 | 第52页 | 
| ·半定量RT-PCR反应的条件 | 第52-54页 | 
| ·不同生长期、不同营养盐条件下PKS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4-55页 | 
| ·统计方法 | 第5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5-65页 | 
| ·利玛原甲藻的生长曲线 | 第55页 | 
| ·不同生长期利玛原甲藻中OA的含量 | 第55-57页 | 
| ·不同营养盐条件下利玛原甲藻的生长曲线 | 第57-58页 | 
| ·不同营养盐条件下利玛原甲藻中OA的含量 | 第58-59页 | 
| ·RNA的提取 | 第59页 | 
| ·半定量RT-PCR反应条件的确定 | 第59-62页 | 
| ·不同生长期利玛原甲藻PKS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62-64页 | 
| ·不同营养盐条件下利玛原甲藻PKS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64-65页 | 
| ·讨论 | 第65-68页 | 
| ·小结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 附录 | 第75-76页 |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