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排爆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页
   ·国内外排爆机器人的研究现状第11-16页
     ·排爆机器人的定义第11-12页
     ·排爆机器人国内外的发展与应用第12-16页
   ·排爆机器人控制技术第16-18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8-19页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二章 排爆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规划第20-33页
   ·概述第20-21页
   ·无线传输设备第21-23页
   ·嵌入式PC/104 及ADT/652 数据采集卡第23-26页
   ·机器人单关节伺服控制系统第26-28页
     ·直流电机电枢的PWM调压调速原理第26-27页
     ·编码器位置反馈接口第27-28页
   ·H桥式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第28-29页
   ·PWM 脉冲控制方式第29-30页
   ·机器人多关节伺服控制系统第30-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机器人机构及其运动学算法第33-50页
   ·运动学概述第33-34页
   ·排爆机器人机构形式及其特点第34-36页
     ·机器人组成第34页
     ·机器人手臂的结构第34-36页
   ·排爆机器人视觉坐标到世界坐标的转换第36-43页
     ·刚体位姿的描述第36-37页
     ·点的映射第37-39页
     ·齐次坐标和齐次变换第39-40页
     ·D-H方法第40-42页
     ·机器人目标位置坐标转换第42-43页
   ·逆运动学算法及其简化算法的应用第43-48页
   ·逆运动学仿真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机械手的规划第50-78页
   ·概述第50-51页
   ·机械手的路径规划第51-64页
     ·状态空间模型第52-54页
     ·无障碍约束下的状态可达空间第54-55页
     ·临界碰撞关节角与障碍的特征点第55-56页
     ·三维C-空间障碍建模第56-60页
     ·障碍约束下的状态可达空间第60-61页
     ·A*算法的改进第61-62页
     ·状态空间搜索第62-64页
   ·机械手的连续轨迹规划第64-76页
     ·连续轨迹规划的一般性问题及其步骤第65-66页
     ·五次多项式插值法第66-68页
     ·机械手连续轨迹规划仿真第68-76页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五章 基于 Windows CE 的机器人底层伺服控制第78-108页
   ·Windows CE 开发平台简介第78-83页
     ·Windows CE的体系结构模型第78-81页
     ·Windows CE平台的开发工具第81-82页
     ·Windows CE平台的开发流程第82-83页
   ·Windows CE 系统的移植第83-87页
     ·Windows CE移植流程第83-84页
     ·基于PC/104 板的BSP开发第84-87页
     ·在目标设备上操作系统镜像的调试第87页
   ·排爆机器人控制系统分析第87-92页
     ·控制系统结构模型第87-88页
     ·控制系统状态分析第88-90页
     ·机器人数据流程分析第90-91页
     ·机器人任务流程分析第91-92页
   ·目标应用程序的开发第92-104页
     ·系统初始化第92-93页
     ·光电编码器信号的获取第93-99页
     ·运动关节的伺服控制第99-102页
     ·目标系统开机自启动第102-104页
   ·控制指令第104-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第六章 实验研究第108-118页
   ·实验设备和仪器第108-109页
   ·机器人自动抓取目标物实验第109-117页
     ·实验目的第109页
     ·实验内容第109-111页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第111-115页
     ·误差分析第115-117页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总结与展望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3-124页
致谢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带USB接口的霍尔操纵杆
下一篇:广东白云学院东校区智能校园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