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劳动合同劳动者单方解除制度的立法评价及其完善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的基本理论第12-22页
 第一节 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性质和特征第12-15页
  一、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的含义第12-13页
  二、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的分类第13-14页
  三、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的特征第14-15页
 第二节 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之法理依据第15-22页
  一、个人自由主义到社会利益说的变迁: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哲学基石之演变第16-19页
  二、保护弱者,倾斜立法:社会法的理念追求第19-22页
第二章 劳动者单方解除制度之理论依据第22-30页
 第一节 充分体现了劳动关系复合性特征第22-25页
  一、对劳动关系平等性和隶属性特征的体现第22-24页
  二、对劳动关系财产性和人身性特征的体现第24-25页
 第二节 兼顾了劳动关系稳定性和流动性的统一第25-30页
  一、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要求第26-27页
  二、劳动者单方解除制度对劳动关系稳定性和流动性的兼顾第27-30页
第三章 现行劳动者单方解除制度之不足第30-57页
 第一节 劳动者单方预告解除制度存在的不足第30-36页
  一、预告期的设计过于单一第30-31页
  二、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扩大适用将导致劳动关系平衡性丧失第31-33页
  三、主要条文之间(劳动法31条与17条)存在解释与适用的混乱第33-34页
  四、对强势劳动者规制不足第34-36页
 第二节 劳动者单方即时解除制度存在的不足第36-46页
  一、即时解除法定情形规定不全面第36-39页
  二、在即时解除条件的认定上宽严不当第39-41页
  三、经济补偿金计发依据不尽合理第41-44页
  四、行使即时解除权的程序上存在歧义第44-46页
 第三节 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制度责任体系存在的不足第46-57页
  一、违约、违法责任界定不清第46-51页
  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及构成要件缺位第51-53页
  三、责任形式存有瑕疵第53-57页
第四章 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制度的完善第57-68页
 第一节 对单方预告解除制度的完善第57-60页
  一、细化预告期的设计第57-58页
  二、择时平等赋予用人单位单方预告解除权第58页
  三、提高立法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第58-59页
  四、加强对强势劳动者的规制第59-60页
 第二节 对单方即时解除制度的完善第60-63页
  一、完善即时解除的法定情形第60-61页
  二、合理把握即时解除条件的宽严程度第61-62页
  三、完善经济补偿金计发标准第62页
  四、明确行使即时解除权的程序第62-63页
 第三节 对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责任体系的完善第63-68页
  一、明确违法、违约责任的界限第63-64页
  二、对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及构成要件准确定位第64-65页
  三、对责任形式进行完善第65-68页
结语第68-7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劳动合同法》实施困境的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甘肃省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