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 ·团簇的研究意义及基本性质 | 第9-13页 |
| ·团簇及其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团簇的基本性质 | 第10-11页 |
| ·团簇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11-12页 |
| ·团簇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金团簇的特性及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金元素 | 第13-14页 |
| ·金团簇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7-21页 |
| 第二章 量子理论与计算方法概述 | 第21-34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1-28页 |
|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23-26页 |
| ·Kohn-Sham方程 | 第26-28页 |
|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 第28-30页 |
| ·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ab initio) | 第28-29页 |
| ·半经验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 ·Gaussian软件介绍 | 第30-31页 |
| ·基组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平面金及其合金团簇的构型和非线性光学性质 | 第34-57页 |
| ·引言 | 第34-35页 |
| ·平面金团簇Au_n及其合金团簇Au_(n-m)X_m(X=Ag,Cu)的结构构型 | 第35-44页 |
| ·优化得到的几何构型 | 第43-44页 |
| ·平均键长的比较及分析 | 第44页 |
| ·Au_n及Au_(n-m)X_m(X=Ag,Cu)团簇电子结构性质 | 第44-47页 |
| ·纯金团簇Au_n及其合金团簇能隙的比较 | 第44-46页 |
| ·平均结合能的比较及分析 | 第46-47页 |
| ·Au_n及Au_(n-m)X_m(X=Ag,Cu)团簇非线性光学性质 | 第47-53页 |
| ·静态偶极极化率的结果比较 | 第47-49页 |
| ·一阶超极化率的结果及分析 | 第49-52页 |
| ·偶极矩及各向异性 | 第52-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第四章 四面体Au_(20)团簇及其合金团簇的构型和光学性质 | 第57-67页 |
| ·引言 | 第57-58页 |
| ·四面体Au_(20)团簇及其合金团簇的几何构型 | 第58-60页 |
| ·优化得到的稳定几何构型 | 第59-60页 |
| ·键长的比较 | 第60页 |
| ·四面体Au_(20)团簇及其合金团簇电子性质的分析 | 第60-61页 |
| ·能隙的比较 | 第61页 |
| ·平均结合能的结果 | 第61页 |
| ·四面体Au_(20)团簇及其合金团簇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分析 | 第61-64页 |
| ·静态偶极极化率的结果 | 第61-62页 |
| ·一阶非线性超极化率的结果及分析 | 第62-63页 |
| ·各向异性以及偶极矩的结果 | 第63-64页 |
| ·结论 | 第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
| 发表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