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增强混凝土论文--纤维增强混凝土论文

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弯曲疲劳性能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引言第10-11页
   ·玻璃纤维的简单介绍第11页
     ·玻璃纤维的特性第11页
     ·玻璃纤维的类型第11页
   ·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基本性能第11-14页
     ·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工程特性第12页
     ·玻璃纤维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第12-13页
     ·玻璃纤维对混凝土的增强机理与破坏机理第13-14页
   ·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发展现状、工程应用及发展前景第14-17页
     ·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发展现状第14-16页
     ·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工程应用第16-17页
     ·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发展前景第17页
   ·混凝土疲劳特性的研究现状第17-22页
     ·混凝土疲劳试验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混凝土疲劳损伤变量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混凝土疲劳累积损伤的研究现状第20-22页
   ·研究玻璃纤维混凝土疲劳特性的意义第22页
     ·理论研究意义第22页
     ·工程意义第22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玻璃纤维混凝土梁的疲劳试验第24-32页
   ·引言第24页
   ·试验概况第24-28页
     ·材料选配第24-25页
     ·材料制备第25-26页
     ·试验系统第26-27页
     ·试验方法第27-28页
   ·试验参数和需要采集的物理量第28-29页
     ·试验参数第28页
     ·需要采集的物理量第28-29页
   ·试验结果及其定性分析第29-31页
     ·静载试验结果第29-30页
     ·疲劳试验结果第30-31页
   ·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玻璃纤维混凝土梁的疲劳性能研究第32-53页
   ·引言第32页
   ·疲劳寿命的概率模型第32-41页
     ·两参数威布尔分布第32-37页
     ·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第37-41页
   ·玻璃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方程、S-N曲线和P-S-N曲线第41-49页
     ·两参数威布尔分布第41-46页
     ·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第46-49页
   ·分布拟合检验第49-50页
   ·玻璃纤维混凝土与素混凝土梁疲劳特性比较第50-51页
   ·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基于最大应变的玻璃纤维混凝土梁的疲劳累积损伤规律第53-69页
   ·引言第53页
   ·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第53-54页
   ·玻璃纤维混凝土的P-D-ε曲线第54-67页
     ·基本假设第54页
     ·玻璃纤维混凝土的D-ε曲线第54-56页
     ·玻璃纤维混凝土的P-D-ε曲线第56-67页
   ·小结第67-69页
第五章 基于弹性模量的玻璃纤维混凝土梁的刚度衰减规律第69-80页
   ·引言第69页
   ·应变等效假设第69-70页
   ·弹性模量衰减曲线第70-71页
   ·弹性模量衰减规律研究第71-73页
   ·微损试验预测疲劳寿命第73-77页
   ·循环弹性模量与疲劳应变的关系曲线第77-79页
   ·小结第79-80页
第六章 玻璃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应力应变曲线第80-92页
   ·引言第80页
   ·静载抗折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第80-82页
     ·静载应力应变曲线的描述第80-81页
     ·静载应力应变曲线的拟合曲线方程第81-82页
   ·循环应力应变曲线第82-86页
     ·循环滞回环第82-83页
     ·加载、卸载应力应变曲线的拟合第83-86页
   ·循环滞回环面积的发展规律第86-87页
     ·不可逆耗散能和可释放弹性应变能的关系第86-87页
     ·基于能量耗散的混凝土损伤强度准则第87页
   ·循环滞回环面积的发展规律第87-90页
   ·小结第90-9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2-95页
   ·结论第92-94页
   ·展望第94-95页
致谢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0页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0-101页
附录B(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的提取最大、最小疲劳应变的命令流程序)第101-103页
附录C(部分原始数据)第103-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掺杂TiO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电子浆料用镀银铜粉制备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