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桥梁状态评定的一般概念 | 第8-10页 |
·宏观评价——桥梁使用价值的评定 | 第9页 |
·直观评价——使用功能作出评价 | 第9-10页 |
·微观评价——桥梁结构承载能力评价 | 第10页 |
·影响桥梁实际荷载评定和状况的因素 | 第10-11页 |
·桥梁状态与承载能力评定的一般原则 | 第11页 |
·桥梁状态评估的主要内容 | 第11-14页 |
·桥梁评估的基本过程 | 第11-12页 |
·桥梁结构承载能力的定义 | 第12页 |
·桥梁状况与承载能力评定的基本原则 | 第12-14页 |
·桥梁承载能力的评定方法简介 | 第14-17页 |
·基于外观检查评定法 | 第14页 |
·基于设计规范的方法 | 第14-15页 |
·荷载试验方法 | 第15页 |
·基于专家经验的方法 | 第15-16页 |
·桥梁结构性能评估方法 | 第16页 |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桥梁性能评估 | 第16-17页 |
·基于神经网络的桥梁性能评估 | 第17页 |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中小跨度拱桥荷载评定的基本原理 | 第19-31页 |
·引言 | 第19页 |
·桥梁检查 | 第19-21页 |
·桥面系检查内容 | 第19-20页 |
·主拱圈混凝土裂缝的分析和量测 | 第20-21页 |
·桥梁承载能力检算 | 第21-22页 |
·静载试验 | 第22-23页 |
·动载实验 | 第23-24页 |
·拱桥荷载试验 | 第24-31页 |
·拱桥结构体系与分类 | 第24-26页 |
·拱桥一般受力特点 | 第26-29页 |
·拱式桥梁荷载试验要点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准静态广义影响线的拱桥承载能力评定相关问题 | 第31-36页 |
·引言 | 第31页 |
·影响线的计算方法 | 第31-32页 |
·影响线的概念 | 第31页 |
·有限元理论中影响线的计算方法 | 第31-32页 |
·准静态广义影响线评定桥梁结构的荷载评定的基本概念 | 第32-33页 |
·拱桥的有限元建模 | 第33-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基于准静态广义影响线的桥梁荷载评定基本原理 | 第36-39页 |
·引言 | 第36页 |
·基于准静态广义影响线直接评价法 | 第36页 |
·基于准静态广义影响线的模型修正评定法 | 第36-38页 |
·相关性判断 | 第36-37页 |
·目标函数 | 第37页 |
·修正参数的选取 | 第37页 |
·优化算法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基于准静态广义影响线的双曲拱桥荷载评定 | 第39-68页 |
·引言 | 第39-43页 |
·试验研究桥梁概况 | 第39-40页 |
·结构相关计算参数 | 第40页 |
·试验截面及测点布置 | 第40-41页 |
·试验用加载车 | 第41页 |
·静载试验工况 | 第41页 |
·静载试验应变观测结果 | 第41-43页 |
·理论计算影响线 | 第43-45页 |
·双曲拱桥的结构计算模型 | 第43-44页 |
·初始计算模型计算结果 | 第44-45页 |
·实测准静态广义影响线 | 第45-49页 |
·试验加载车位置与跑车路径情况 | 第45-46页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测试影响线与计算影响线直接比较分析 | 第47-49页 |
·基于准静态广义影响线的有限元模型修正 | 第49-67页 |
·试验桥梁的模型参数修正 | 第49-50页 |
·影响线的修正值与初始值对比分析 | 第50-56页 |
·修正值与静载试验的实测值对比分析 | 第5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8-70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68页 |
·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著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