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综述 | 第8-15页 |
第一部分 两个不同鸡源贝氏隐孢子虫分离株对雏鸡致病性比较研究 | 第15-22页 |
1 引言 | 第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1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6-20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20-22页 |
第二部分 鸡源和鸭源贝氏隐孢子虫分离株对雏鸡的致病性比较研究 | 第22-28页 |
1 引言 | 第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26-28页 |
第三部分 不同宿主源贝氏隐孢子虫分离株对鹌鹑致病性比较研究 | 第28-38页 |
1 引言 | 第2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5-38页 |
第四部分 贝氏隐孢子虫感染不同免疫状态雏鸡的致病性比较研究 | 第38-43页 |
1 引言 | 第3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1-43页 |
第五部分 黄芪对雏鸡隐孢子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 第43-50页 |
1 引言 | 第4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英文摘要 | 第56-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