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松辽盆地深层不同类型天然气成因机理及其成藏贡献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论文选题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深层气、深部气、深盆气、盆地中心气与根缘气第11-12页
     ·热模拟实验第12-14页
     ·深层天然气成因研究进展第14-15页
     ·碳氢同位素分馏机理及无机气的鉴别第15-16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论文完成工作量第17-18页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18-20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20-30页
   ·区域地质背景第20-24页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第20-22页
     ·松辽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第22-24页
   ·盆地深层地层发育第24-27页
   ·徐家围子构造特征第27-30页
第三章 深层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第30-44页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第30-35页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第30页
     ·有机质类型第30-33页
     ·有机质成熟度第33-34页
     ·烃源岩分布第34-35页
   ·烃源岩发育邻区对比第35-41页
   ·浅变质岩的分布与地球化学特征第41-44页
第四章 模拟实验及天然气成因机理第44-58页
   ·浅变质岩生烃模拟实验第44-50页
     ·岩石浅变质作用第44-45页
     ·样品选择第45-47页
     ·实验与分析第47-48页
     ·热模拟产物地球化学特征第48-50页
   ·不同成熟度样品热模拟实验第50-55页
     ·实验样品第51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51-55页
   ·全岩开放体系高温模拟实验第55-57页
     ·实验方法第55页
     ·实验样品第55页
     ·实验结果第55-57页
   ·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实验第57-58页
     ·实验方法及设计第57页
     ·实验样品第57页
     ·实验结果第57-58页
第五章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鉴别第58-93页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第58-65页
     ·天然气组分组成特征第58-62页
     ·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第62-64页
     ·天然气氢同位素组成特征第64-65页
   ·放射性元素衰变对气藏氦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第65-74页
     ·衰变规律第66-67页
     ·~3He的影响第67-68页
     ·~4He的影响第68-74页
   ·天然气成因类型鉴别与气源对比第74-85页
     ·CH_4/~3He与CO_2/~3He第74-78页
     ·天然气成因鉴别第78-84页
     ·基底天然气来自C-P第84-85页
   ·松辽盆地深层存在油裂解气第85-93页
     ·油裂解气的常用指标第85-88页
     ·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具有油裂解气特征第88-93页
第六章 不同类型天然气成因机理第93-115页
   ·天然气成因理论第93-99页
     ·传统的天然气成因模式第93-94页
     ·催化成因第94-96页
     ·无机成因第96-99页
   ·无机烷烃气的形成机理第99-108页
     ·F-T合成模拟实验及其讨论第99-106页
     ·蛇纹石化及其规模第106-108页
     ·松辽盆地无机甲烷是通过F-T反应合成第108页
   ·芳深2天然气的形成机理第108-111页
   ·深源有机气的成因机理第111-115页
第七章 不同类型天然气成藏贡献第115-128页
   ·基底浅变质岩天然气成藏潜力第115-119页
   ·气藏无机甲烷比例的计算第119-126页
     ·混合数值模拟计算第119-121页
     ·通过CH_4/~3He估算无机甲烷比例第121-122页
     ·根据甲烷碳同位素估算无机甲烷比例第122-126页
   ·无机CO_2与无机甲烷资源量第126-128页
结论第128-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50页
作者简介第150-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无压渗透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桩海地区下古生界潜山构造、储层及成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