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 第一节 中药中黄酮类化合物研究概述 | 第12-17页 |
| 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分类 | 第12-13页 |
| 2.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 第13-15页 |
| ·提取方法 | 第13-15页 |
| ·分离方法 | 第15页 |
| 3.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抗炎镇痛作用 | 第15页 |
| ·免疫调节作用 | 第15页 |
| ·抗菌抗病毒 | 第15-16页 |
| ·抗心脑血管疾病 | 第16页 |
| ·抗癌抗肿瘤 | 第16页 |
| ·降血脂及胆固醇作用 | 第16页 |
| ·扩冠作用 | 第16-17页 |
| ·抑制血栓形成 | 第17页 |
| ·抗心律失常作用 | 第17页 |
| ·肝保护作用 | 第17页 |
| 第二节 挥发油概述 | 第17-19页 |
| 1. 提取 | 第18-19页 |
| ·蒸馏法 | 第18页 |
| ·同时蒸馏萃取法(SDE) | 第18页 |
| ·吸收法 | 第18页 |
| ·压榨法 | 第18页 |
|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第18-19页 |
| 2. 芳香成分分析方法 | 第19页 |
| ·顶空分析法(HS) | 第19页 |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 第19页 |
| ·固相微萃取法 | 第19页 |
| 第三节 梓树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 1. 梓属植物简介 | 第19-20页 |
| 2. 梓属植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梓树果实化学成分的预实验 | 第22-27页 |
| 1. 材料与设备 | 第22页 |
| ·材料 | 第22页 |
| ·仪器 | 第22页 |
| ·试剂 | 第22页 |
| 2. 方法 | 第22-26页 |
| ·水为溶剂供试液的制备 | 第22页 |
| ·乙醇提取液(见流程图2.1) | 第22页 |
| ·以石油醚为溶剂供试液的制备 | 第22-23页 |
| ·实验操作 | 第23-26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页 |
| ·定性检测实验的结果 | 第26页 |
| 4. 结论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梓树果实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27-32页 |
| 1. 材料与仪器 | 第27页 |
| ·试剂 | 第27页 |
| ·仪器 | 第27页 |
| 2. 方法 | 第27-28页 |
| ·总黄酮的测定 | 第27-28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 ·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 ·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29页 |
| ·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29页 |
| ·乙醇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 ·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 第30-32页 |
| ·最佳条件的验证实验 | 第32页 |
| 4. 结论 | 第32页 |
| 第四章 梓树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32-35页 |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2-33页 |
|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 ·实验试剂 | 第33页 |
|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33-35页 |
| ·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 | 第33页 |
|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 第33页 |
| ·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33页 |
|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33-34页 |
| ·样品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34页 |
| ·稳定性实验 | 第34页 |
| ·精密度实验 | 第34-35页 |
| ·回收率的测定 | 第35页 |
| 3. 讨论 | 第35页 |
| 第五章 梓树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化 | 第35-41页 |
| 第一节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梓树果实中总黄酮的研究 | 第36-39页 |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6页 |
|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 ·实验试剂 | 第36页 |
|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 ·梓树果实黄酮提取纯化工艺流程 | 第36页 |
| ·梓树果实黄酮提取 | 第36页 |
| ·树脂的预处理 | 第36-37页 |
| ·装柱 | 第37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7-39页 |
| ·静态吸附与解吸 | 第37-38页 |
| ·动态吸附与解吸 | 第38-39页 |
| 第二节 梓树果实黄酮种类的初步鉴定 | 第39-41页 |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9-40页 |
|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39页 |
| ·梓树果实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检测 | 第39-40页 |
| ·薄层层析法 | 第40页 |
| 2. 结果与分析(见表5.5) | 第40-41页 |
| ·定性检测结果 | 第40-41页 |
| ·薄层层析结果 | 第41页 |
| 第六章 梓树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的研究 | 第41-46页 |
| 第一节 梓树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 第41-4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42页 |
| ·仪器 | 第42页 |
| ·抗氧化性能的测定方法 | 第42-4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4页 |
| ·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的测定结果 | 第43-44页 |
| ·对超氧阴离子清除的测定结果 | 第44页 |
| 第二节 梓树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抑菌活性的测定 | 第44-46页 |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4-45页 |
|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 ·实验仪器 | 第44页 |
| ·实验试剂 | 第44页 |
| ·供试菌种 | 第44-45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 ·培养基的配制(见6.2 和6.3) | 第45页 |
| ·供试菌的活化 | 第45页 |
| ·菌悬液的制备 | 第45页 |
| ·固体平板的制备 | 第45页 |
| ·抑菌活性的测定 | 第45-46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6页 |
| 第七章 梓树花挥发油的GC/MS 测定 | 第46-5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46页 |
| ·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梓树花中挥发油 | 第46-47页 |
| ·梓树花挥发油组成的GC/MS 分析 | 第47页 |
| 2. 结果 | 第47-49页 |
| ·梓树花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第47-48页 |
| ·梓树花挥发油成分 | 第48-49页 |
| 3. 讨论 | 第49-50页 |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 附录1 抑菌实验结果 | 第58-59页 |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