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前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担保物权概述 | 第8-30页 |
第一节 担保物权的界定 | 第8-11页 |
一、担保物权的概念 | 第8-9页 |
二、担保物权的特点 | 第9-11页 |
第二节 担保物权的属性 | 第11-18页 |
一、从保全债权功能看担保物权的属性 | 第11-16页 |
二、担保物权附随属性面临的挑战及担保物权应有的属性 | 第16-18页 |
第三节 我国担保物权的历史沿革 | 第18-30页 |
一、中国古代的担保物权 | 第18-22页 |
二、近现代担保物权的发展 | 第22-23页 |
三、中国当代的担保物权 | 第23-25页 |
四、中国担保物权发展的评价 | 第25-30页 |
第二章 担保物权的实证视角 | 第30-60页 |
第一节 担保物权的实施现状 | 第30-45页 |
一、《物权法》的进步之处 | 第30-39页 |
二、担保物权依然存在的问题 | 第39-45页 |
第二节 担保物权保护领域的疑难问题 | 第45-60页 |
一、担保物权的存续期间问题 | 第45-48页 |
二、独立担保的存废问题争议 | 第48-49页 |
三、法律适用上的疑难问题 | 第49-50页 |
四、抵押权客体的问题 | 第50-53页 |
五、房地抵押司法实践中的若干疑难问题 | 第53-54页 |
六、抵押物在抵押期间的转让问题 | 第54-56页 |
七、质权、留置权的一些疑难问题 | 第56-60页 |
第三章 担保物权的理论视角 | 第60-70页 |
第一节 担保物权的立法完善 | 第60-64页 |
一、人保与物保并存时责任分配的立法完善 | 第60页 |
二、担保物权存续期间的立法完善 | 第60-61页 |
三、对动产成为抵押权客体的立法完善 | 第61-62页 |
四、公益事业单位财产抵押问题的立法建议 | 第62-63页 |
五、农村宅基地抵押问题的立法建议 | 第63页 |
六、担保物权的类型确定 | 第63-64页 |
第二节 担保物权的司法保障 | 第64-70页 |
一、抵押权实现的司法保障 | 第64-65页 |
二、“独立担保”的司法保障 | 第65-66页 |
三、房地抵押的司法保护 | 第66-67页 |
四、抵押物在抵押期间转让的司法保护 | 第67-68页 |
五、合理运用司法力量保障担保物权的实现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