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石脑油热裂解汽烃比调节方案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乙烯原料的优化 | 第11-12页 |
·主要操作条件的影响 | 第12-13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12页 |
·停留时间的影响 | 第12页 |
·温度停留时间效应 | 第12-13页 |
·压力和汽烃比 | 第13页 |
·烃类裂解化学反应过程的特点 | 第13-16页 |
·烃类裂解的一次反应 | 第13-15页 |
·烃类裂解的二次反应 | 第15-16页 |
·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 第16-19页 |
·有交互作用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 | 第16-17页 |
·正交实验的极差分析 | 第17页 |
·正交实验的方差分析 | 第17-19页 |
·管式裂解炉工艺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一维工艺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二维工艺数学模型 | 第20-21页 |
·综述小结和论文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管式裂解炉二维工艺数学模型 | 第23-31页 |
·二维模型的特点 | 第23页 |
·二维模型的推导 | 第23-26页 |
·推导二维模型的假设 | 第23页 |
·二维模型的推导 | 第23-26页 |
·二维模型的求解方法 | 第26页 |
·二维模型的其它计算公式 | 第26-31页 |
第三章 石脑油裂解实验方案的研究 | 第31-36页 |
·工业上调节汽烃比实验方案的研究 | 第31-32页 |
·改进后实验方案的研究 | 第32-34页 |
·大庆石化研究院实验方案的研究 | 第34页 |
·三种方案的比较分析 | 第34-36页 |
第四章 两种不同方案的二维模型模拟实验 | 第36-48页 |
·石脑油组成的确定 | 第36-37页 |
·相同条件下两种实验方案计算得到的停留时间对比 | 第37-39页 |
·方案1 计算得到的停留时间 | 第38页 |
·方案2 计算得到的停留时间 | 第38-39页 |
·正交实验及数据数据处理 | 第39-48页 |
·方案1 正交表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39-44页 |
·方案2 正交表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两种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实验方案的初步验证 | 第48-54页 |
·小型裂解实验装置简介 | 第48-52页 |
·实验装置示意图 | 第48-49页 |
·实验装置操作流程 | 第49-50页 |
·实验装置的调节 | 第50-51页 |
·实验原料 | 第51页 |
·实验方案 | 第51-52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详细摘要 | 第63-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