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7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9页 |
·研究的目标 | 第7-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9-12页 |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创新点 | 第10-12页 |
第2章 基础理论 | 第12-15页 |
·全面性理论 | 第12-13页 |
·正义性理论 | 第13-15页 |
第3章 城镇弱势群体的定义与构成 | 第15-23页 |
·弱势群体的定义 | 第15-17页 |
·现阶段城镇弱势群体的主要构成 | 第17-23页 |
·下岗失业人员 | 第17-18页 |
·残疾人 | 第18-19页 |
·老龄人群 | 第19-20页 |
·进城务工的农民 | 第20-22页 |
·"体制外"人员 | 第22-23页 |
第4章 江西省城镇弱势群体的现状分析 | 第23-31页 |
·江西省城镇弱势群体的基本情况 | 第23-27页 |
·物价变化对城镇弱势群体的影响 | 第27-31页 |
·物价走势分析 | 第27-28页 |
·物价上涨对城镇弱势群体生活必需品支出的影响 | 第28-31页 |
第5章 江西省扶持和救助城镇弱势群体的进展和阶段判断 | 第31-35页 |
·江西省扶持和救助城镇弱势群体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 第31-33页 |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31页 |
·社会福利制度 | 第31-32页 |
·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 | 第32-33页 |
·江西省扶持和救助城镇弱势群体工作的阶段判断 | 第33-35页 |
第6章 江西省城镇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39页 |
·社会救助法律体系尚不完善,覆盖范围小 | 第35-36页 |
·城镇低保对象的确定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 第36页 |
·社会救助缺乏科学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 第36-37页 |
·社会救助管理政出多门 | 第37-38页 |
·社会救助措施单一 | 第38-39页 |
第7章 完善解决江西省城镇弱势群体社会救助问题的建议 | 第39-44页 |
·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机制 | 第39-40页 |
·加快对城镇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的立法工作 | 第39页 |
·建立一体化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 第39-40页 |
·扩大社会救助的覆盖范围 | 第40-41页 |
·加大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工作力度 | 第40-41页 |
·尽快将农民工纳入城市救助范围 | 第41页 |
·建立社会救助监督体系,实现救助的社会化 | 第41-42页 |
·实施就业援助,建立"流动机制" | 第42-43页 |
·大力提倡社会人文关怀 | 第43-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