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学(物理冶金)论文--金属的分析试验(金属材料试验)论文--化学试验法论文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在高纯铟杂质元素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20页
   ·铟的性质、用途及发展趋势第8-10页
   ·高纯铟生产工艺(制备)简介第10-11页
   ·高纯铟中国家技术标准、分析方法及其它相关分析方法简介第11-13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概述第13-18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起源及特点第13-14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原理及发展第14-18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在分析高纯金属及材料方面的应用第18页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20页
第二章 仪器参数、实验方法、测试模式及分析元素质量数确定第20-28页
   ·仪器设备及其优化参数第20-21页
   ·试剂及标准第21页
   ·实验方法第21页
   ·标准曲线第21-22页
   ·质量数及测试模式的确定第22-27页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碰撞池技术(CCT)模式测定铁第28-33页
   ·工作曲线第28页
   ·基体干扰、内标的选择及共存元素影响第28-29页
   ·进样浓度第29-30页
   ·酸和酸度的选择第30-31页
   ·方法检出限第31页
   ·准确度和精密度测定第31页
   ·与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结果比较第31-32页
   ·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常规模式下测定铜、锌、砷、银、镉、锡、铊、铅第33-42页
   ·工作曲线第33-34页
   ·基体干扰、内标选择和校正第34-36页
   ·进样浓度第36页
   ·酸和酸度的选择第36-37页
   ·各元素检出限测定第37页
   ·样品加标回收和精密度测定第37-39页
   ·与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结果比较第39-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冷焰模式下测定镁、铝、镍第42-48页
   ·工作曲线第42页
   ·基体干扰、内标选择和校正第42-43页
   ·进样浓度第43-44页
   ·酸和酸度的选择第44页
   ·各元素检出限测定第44-45页
   ·样品加标回收和精密度测定第45-46页
   ·与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结果比较第46-47页
   ·小结第47-48页
第六章 样品分析及分析方法应用第48-52页
   ·最优化条件下,样品的加标回收和精密度试验第48-49页
   ·实验室间结果比对第49-50页
   ·分析方法应用情况第50-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七章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57-58页
附录: 高纯铟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第58-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镀锌钢板稀土钝化及其改性研究
下一篇:片状铜锌合金粉表面包覆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