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 ·鹅掌楸的形态学特征及地理分布 | 第9页 |
| ·鹅掌楸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经典遗传理论与杂种优势 | 第10页 |
| ·显性假说(the dominance hypothesis) | 第10页 |
| ·超显性假说(the overdominance hypothesis) | 第10页 |
| ·植物杂种优势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0-13页 |
| ·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 | 第11页 |
| ·基因组的杂合性与杂种优势 | 第11-12页 |
| ·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与杂种优势 | 第12页 |
| ·DNA 甲基化与杂种优势 | 第12-13页 |
| ·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方法 | 第13-17页 |
| ·DDRT-PCR (Differential Displa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 第13-15页 |
| ·基本原理 | 第13-14页 |
| ·DDRT-PCR 技术的优缺点 | 第14-15页 |
| ·cDNA 代表性差异显示法(Representative Difference Analysis,cDNA-RDA) | 第15页 |
| ·抑制性差减杂交 PCR 法(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SSH ) | 第15页 |
| ·cDNA-AFLP 法 | 第15-16页 |
| ·SAGE(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技术 | 第16页 |
| ·DNA 芯片技术 | 第16-17页 |
| ·DDRT-PCR 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 ·植物杂种优势的研究 | 第17页 |
| ·基因的鉴定与克隆 | 第17页 |
| ·激素对植物发育的影响 | 第17页 |
| ·植物发育过程 | 第17-18页 |
| ·抗性方面的研究 | 第18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鹅掌楸属植物叶芽总 RNA 提取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 第19-25页 |
| ·材料及方法 | 第19-21页 |
| ·材料 | 第19页 |
| ·主要实验试剂及器皿处理 | 第19-20页 |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19页 |
| ·器皿处理 | 第19-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 ·RNA 完整性分析 | 第2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3页 |
| ·不同提取方法对 RNA 完整性的比较 | 第21-22页 |
| ·不同提取方法对 RNA 纯度的影响 | 第22-23页 |
| ·不同提取方法对 RNA 得率的比较 | 第23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鹅掌楸属植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芽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 | 第25-4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 ·材料 | 第25页 |
| ·引物 | 第25页 |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 ·方法 | 第26-29页 |
| ·总 RNA 的提取与纯化 | 第26页 |
| ·cDNA 第一链的合成 | 第26-27页 |
| ·cDNA 第二链的合成 | 第27页 |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 | 第27-28页 |
| ·统计 | 第28-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41页 |
| ·cDNA 第一链的检测 | 第29-30页 |
| ·杂种鹅掌楸与亲本间叶芽基因表达差异 | 第30-41页 |
| ·杂种鹅掌楸在不同时期表达的总条带数 | 第30-33页 |
| ·杂种鹅掌楸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差异表达条带的类型 | 第33页 |
| ·杂种鹅掌楸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各差异表达条带类型所占的比例 | 第33-40页 |
| ·杂种鹅掌楸 H×M 和 BM×J 相同差异表达条带类型所占比例的比较 | 第40-41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杂种鹅掌楸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芽基因差异表达的比较与分析 | 第43-4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 ·杂种鹅掌楸相同差异表达类型不同生长发育期的比较 | 第43-44页 |
| ·杂种鹅掌楸相同差异表达类型不同生长发育期的比较 | 第44-45页 |
| ·杂种鹅掌楸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第45-46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鹅掌楸属植物生长旺盛期叶芽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分析 | 第47-5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 ·实验试剂 | 第47页 |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 ·杂种鹅掌楸生长性状杂种优势表现 | 第48-49页 |
| ·基因差异表达类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49-50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50-51页 |
| 第六章 小结与展望 | 第51-52页 |
| ·小结 | 第51页 |
| ·展望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详细摘要 | 第56-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