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21页 |
·引言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相关领域理论研究概况 | 第11-17页 |
·创新团队研究的起源与现状 | 第11-12页 |
·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理论 | 第12-14页 |
·合作剩余与团队生产理论 | 第14-16页 |
·创新团队科研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文献综述 | 第17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选题的来源与论文框架 | 第18-21页 |
·选题来源 | 第18页 |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18-21页 |
2 创新、创新团队与合作研发绩效 | 第21-37页 |
·创新的含义与形式 | 第21-26页 |
·创新的含义 | 第21-23页 |
·创新的启动形式 | 第23-26页 |
·创新团队 | 第26-35页 |
·创新团队的特征与定义 | 第26-28页 |
·创新团队的类型 | 第28-30页 |
·创新团队的类别及认定标准 | 第30-32页 |
·创新团队的作用与意义 | 第32-35页 |
·创新团队合作研发绩效的内涵与特征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创新团队的成长演变与合作研发绩效影响因素 | 第37-45页 |
·创新团队的成长模型 | 第37-41页 |
·创新团队的核心层 | 第37-38页 |
·创新团队生命周期成长ITLC模型 | 第38-41页 |
·影响创新团队合作研发绩效的主要因素 | 第4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创新团队的合作制度与合作研发绩效分析 | 第45-62页 |
·团队外部制度环境与合作研发绩效研究 | 第45-53页 |
·团队与其利益相关各方的关系特征 | 第45-48页 |
·创新体系内部的合作剩余 | 第48页 |
·创新体系的供应链关系与创新团队合作研发绩效 | 第48-50页 |
·委托─代理关系下的供应链合作模型 | 第50-52页 |
·外部制度因素对创新团队合作研发绩效影响的定性分析 | 第52-53页 |
·创新团队的内部制度与合作研发绩效分析 | 第53-61页 |
·团队生产理论与合作研发绩效 | 第53-54页 |
·团队组织的优势 | 第54-55页 |
·创新团队的组织框架 | 第55-57页 |
·基于协作模型的创新团队合作研发绩效分析 | 第57-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创新团队合作研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62-70页 |
·创新团队合作研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 第62-63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63-68页 |
·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要求 | 第63-65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65-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6 创新团队合作研发绩效的评价与实证研究 | 第70-87页 |
·评价方法 | 第70-77页 |
·以生产前沿面理论为基础的非参数方法 | 第71页 |
·评价模型 | 第71-73页 |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指标权重确定 | 第73-77页 |
·评价结果与实证研究 | 第77-86页 |
·指标数据及评价结果 | 第78-80页 |
·Malmquist指数评价结果与实证分析 | 第80-82页 |
·科技创新团队的案例分析 | 第82-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7 主要结论与建议 | 第87-92页 |
·主要结论 | 第87页 |
·提高创新团队合作研发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87-91页 |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附录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