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5页 |
| ·酞菁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 | 第11-12页 |
| ·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12-16页 |
| ·无取代酞菁配合物的合成 | 第12-13页 |
| ·取代酞菁配合物的合成 | 第13-14页 |
| ·不对称酞菁配合物的合成 | 第14-15页 |
| ·聚酞菁配合物的合成 | 第15-16页 |
| ·酞菁配合物的应用 | 第16-21页 |
| ·酞菁配合物是一类特殊的功能性材料 | 第16-17页 |
| ·酞菁配合物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 | 第17-19页 |
| ·酞菁配合物在电分析化学领域的研究 | 第19-21页 |
| ·酞菁类配合物的纳米材料 | 第21-24页 |
| ·纳米酞菁材料 | 第21-22页 |
| ·酞菁纳米复合材料 | 第22-24页 |
| ·论文的选题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铁酞菁/Fe_3O_4磁性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氧化亚甲基蓝 | 第25-39页 |
| ·实验部分 | 第26-28页 |
| ·药品与试剂 | 第26页 |
| ·仪器设备 | 第26页 |
| ·光反应仪器 | 第26-27页 |
| ·Fe_3O_4纳米粒子和FePc/Fe_3O_4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7页 |
| ·光催化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1页 |
| ·MPc在磁性纳米复合材料中的比例分析 | 第28页 |
| ·FePc/n-Fe_3O_4的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8-29页 |
| ·FePc/n-Fe_3O_4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9-30页 |
| ·FePc/n-Fe_3O_4的透射电镜分析 | 第30页 |
| ·FePc/n-Fe_3O_4的热差热重分析 | 第30-31页 |
| ·FePc/n-Fe_3O_4可见光光催化氧化MB | 第31-36页 |
| ·MB可见光光催化氧化光谱分析 | 第31-32页 |
| ·可见光下MB在不同条件的催化氧化对比 | 第32-33页 |
| ·MB起始浓度对光催化氧化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催化剂用量对MB光催化氧化的影响 | 第34页 |
| ·H_2O_2浓度对MB光催化氧化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 ·FePc/n-Fe_3O_4的循环使用分析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9页 |
| 第三章 其他金属酞菁/Fe_3O_4磁性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氧化亚甲基蓝 | 第39-53页 |
| ·试剂 | 第40页 |
| ·仪器设备 | 第40-41页 |
| ·光反应仪器 | 第40页 |
| ·光催化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 ·金属酞菁的制备 | 第41页 |
| ·MPc/n-Fe304的制备 | 第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51页 |
| ·MPc的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 | 第41页 |
| ·MPc在磁性纳米复合材料中的比例分析 | 第41-42页 |
| ·MPc/n-Fe_3O_4的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2-44页 |
| ·MPc/n-Fe_3O_4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4-46页 |
| ·MPc/n-Fe_3O_4的热差热重分析 | 第46-48页 |
| ·其他MPc/n-Fe_3O_4可见光光催化氧化MB | 第48-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四章 铁酞菁纳米电沉积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研究 | 第53-67页 |
| ·实验部分 | 第54-55页 |
| ·试剂与药品 | 第54页 |
| ·仪器设备 | 第54页 |
| ·[Omim]TA离子液体的制备 | 第54-55页 |
| ·电化学实验方法 | 第5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5页 |
| ·[Omim]TA的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55-57页 |
| ·FePc在[Omim]TA中的循环伏安电沉积 | 第57-59页 |
| ·影响电沉积的条件研究 | 第59-62页 |
| ·电沉积膜的应用 | 第62-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展望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