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研究方案 | 第17-20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群体关系理论 | 第20页 |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 第20-24页 |
第3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第24-27页 |
·数据收集 | 第24页 |
·数据整理 | 第24-27页 |
第4章 高校科研合作的总体情况 | 第27-36页 |
·合著率、合作指数与合作系数 | 第27-29页 |
·各年份单篇作品合作人数分布情况 | 第29-31页 |
·网络结构特征变量 | 第31-34页 |
·总体情况研究小结 | 第34-36页 |
第5章 高校科研合作网络分析 | 第36-55页 |
·中心性分析 | 第36-42页 |
·派系分析 | 第42-49页 |
·块模型分析 | 第49-54页 |
·研究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高校科研合作问题分析与建议 | 第55-60页 |
·学院学科内部合作居多 | 第55页 |
·二人合作和一次合作问题 | 第55-57页 |
·"小团体"壁垒问题 | 第57-58页 |
·合作的有效性和合作的影响 | 第58页 |
·建议 | 第58-60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74页 |
附录1:邻接矩阵的生成 | 第68-71页 |
附录2:计算集合的交和差 | 第71-72页 |
附录3:近四年上海师范大学全校教职工科研成果统计图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