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文献回顾 | 第11-14页 |
·国外文献回顾 | 第11-12页 |
·国内文献回顾 | 第12-14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研究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货币政策理论 | 第15-27页 |
·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 | 第15-18页 |
·货币政策目标 | 第15-17页 |
·货币政策工具 | 第17-18页 |
·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第18-23页 |
·货币传导渠道 | 第19-21页 |
·传统的凯恩斯货币传导理论——市场利率传导渠道 | 第19页 |
·80 年代形成的新凯恩斯主义货币传导理论——实际利率传导渠道 | 第19-20页 |
·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托宾Q 理论、财富效应 | 第20-21页 |
·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数量渠道 | 第21页 |
·小结 | 第21页 |
·信用传导渠道 | 第21-23页 |
·银行贷款渠道 | 第22页 |
·资产负债平衡表渠道 | 第22-23页 |
·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机制理论 | 第23-27页 |
·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汇率途径 | 第23-24页 |
·价格机制下的国际通货膨胀传导 | 第24-25页 |
·利率机制下的金融市场传导过程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实证研究 | 第27-45页 |
·联立方程模型简介 | 第27-28页 |
·模型设定的经济基础分析 | 第28-31页 |
·关于变量及数据的说明 | 第31-36页 |
·变量选取 | 第31-35页 |
·数据处理与数据来源 | 第35-36页 |
·联立方程模型设定及估计 | 第36-42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2-45页 |
第四章 结论及建议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相关建议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一 | 第49-51页 |
附录二 | 第51-52页 |
附录三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情况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