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霸县凹陷新近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4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2页
     ·输导体系研究进展第8-11页
     ·油气运移研究方法第11页
     ·渤海湾盆地新近系油气成藏第11-12页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2-14页
     ·研究内容第12-13页
     ·技术路线第13-14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第14-21页
   ·工区位置及勘探现状第14-15页
   ·地层发育特征第15-17页
     ·古近系第15-17页
     ·新近系第17页
     ·第四系(平原组)第17页
   ·构造演化特征第17-21页
第三章 油气成藏条件与油藏特征第21-35页
   ·烃源岩地质特征及生烃史研究第21-28页
     ·烃源岩地质特征第21-24页
     ·烃源岩热演化史及生烃史第24-28页
   ·储集层特征第28-30页
   ·储盖组合特征第30-31页
   ·新近系油藏地质特征第31-35页
     ·文46 断块油藏类型第31-33页
     ·流体性质第33-35页
第四章 烃源岩地化特征与油源对比第35-48页
   ·烃源岩地化特征第35-42页
     ·烃源岩正构烷烃特征第35页
     ·类异戊二烯烷烃特征第35-38页
     ·烃源岩甾萜烷特征第38-42页
   ·原油地化特征及油源对比第42-48页
     ·油源对比参数的选取第43页
     ·原油特征及油源对比第43-48页
第五章 输导体系与油气运移第48-71页
   ·输导要素分布特征第48-55页
     ·骨架砂体特征第48-51页
     ·断裂分布及其特征第51-52页
     ·不整合分布特征第52-53页
     ·断层与砂体的配置关系第53-55页
   ·断层封闭性与油气运移的关系第55-61页
     ·断层封闭性研究方法第55-56页
     ·断层侧向封闭性第56-59页
     ·断层封闭性与油气藏的关系第59-61页
   ·新近系油气藏成藏期的确定第61-62页
     ·烃源岩分析法第61-62页
     ·圈闭形成分析法第62页
   ·有效输导体系与油气运移方向第62-71页
     ·含氮化合物与油气运移第62-65页
     ·原油物性菱形图法第65-67页
     ·流体性质分析法第67页
     ·油气显示及有效通道空间系数第67-71页
第六章 油气成藏模式与控制因素第71-76页
   ·新近系油藏成藏模式第71页
   ·新近系成藏主控因素第71-76页
第七章 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井下工程参数随钻测量短接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胶凝原油实验装置的改建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