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黄海春秋季海气通量的观测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前言 | 第12-17页 |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2 观测站点及仪器、方法简介 | 第17-22页 |
| ·观测站点 | 第17-19页 |
| ·观测仪器和方法简介 | 第19-22页 |
| ·观测仪器介绍 | 第19页 |
| ·海气通量计算方法 | 第19-22页 |
| 3 数据预处理与质量控制 | 第22-42页 |
| ·数据预处理过程 | 第22-34页 |
| ·异常值剔除 | 第22页 |
| ·平均时间长度的选取 | 第22-24页 |
| ·滤波法消除船体影响 | 第24-28页 |
| ·坐标轴旋转 | 第28-34页 |
| ·趋势去除 | 第34页 |
| ·数据的质量评价 | 第34-42页 |
| ·湍流谱分析 | 第34-38页 |
| ·湍流方差检验 | 第38-42页 |
| 4 气象要素及湍流统计特征 | 第42-50页 |
| ·气象要素场特征 | 第42-46页 |
| ·湍流统计特征 | 第46-50页 |
| 5 海面能量收支分析 | 第50-61页 |
| ·海面通量计算公式和能量平衡方程 | 第50-51页 |
| ·海面能量各分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 第51-61页 |
| ·海面辐射 | 第51-56页 |
| ·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 | 第56-59页 |
| ·海面能量收支分析 | 第59-61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