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城市经营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第一节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第二节 论文的意义 | 第12-14页 |
一、为常熟市的城市经营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 第13页 |
二、有利于改善常熟市城市经营中政府的不合理行为 | 第13页 |
三、有助于常熟市政府提升城市经营水平 | 第13-14页 |
第三节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城市经营研究理论进展 | 第15-22页 |
第一节 国外有关城市经营的研究 | 第15-20页 |
一、“城市经营”概念的提出 | 第15页 |
二、民营化思想的发展 | 第15-16页 |
三、公共管理的变革 | 第16-18页 |
四、新公共服务理念的提出 | 第18页 |
五、城市经营理论的发展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国内有关城市经营的研究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城市经营的内涵、特征及其阶段 | 第22-31页 |
第一节 城市经营的概念 | 第22页 |
第二节 城市经营的主客体 | 第22-27页 |
一、城市经营的主体 | 第22-26页 |
二、城市经营的客体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城市经营的特征 | 第27-29页 |
一、非赢利性 | 第27-28页 |
二、公共利益性 | 第28页 |
三、空间效益性 | 第28-29页 |
第四节 城市经营的发展阶段 | 第29-31页 |
第四章 西方城市经营理论的启示 | 第31-38页 |
第一节 科特勒国家营销理论 | 第31-33页 |
一、健康发展的经济 | 第32页 |
二、稳定和谐的社会 | 第32-33页 |
三、高效开明的政治体制 | 第33页 |
第二节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体系” | 第33-34页 |
第三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34-38页 |
一、政府的管理职能转变 | 第35页 |
二、政府职能以市场为导向 | 第35页 |
三、采用授权或分权的管理方式 | 第35-36页 |
四、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 | 第36页 |
五、引入竞争机制 | 第36页 |
六、注重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 | 第36页 |
七、实施绩效目标控制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常熟市城市经营中政府行为的问题分析 | 第38-46页 |
第一节 常熟市基本情况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常熟市的城市经营模式 | 第39-42页 |
一、建立土地储备中心盘活存量资产 | 第39-40页 |
二、发展专业市场带动城市发展 | 第40页 |
三、建设“两区两园”,筑巢引凤 | 第40-41页 |
四、改造老城、发展新城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常熟市城市经营中政府行为的问题 | 第42-44页 |
一、城市经营主要还以资金收益为导向 | 第42页 |
二、城市经营受行政干预因素影响较强 | 第42-43页 |
三、政府角色界定不清 | 第43-44页 |
第四节 城市经营中政府行为不当的原因分析 | 第44-46页 |
一、以 GDP 为中心的增长方式 | 第44页 |
二、政府职能定位模糊 | 第44-45页 |
三、约束机制缺失 | 第45-46页 |
第六章 常熟市城市经营中政府行为转变策略 | 第46-50页 |
第一节 完善市场经济运作机制 | 第46-47页 |
一、实行政企分开,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 第46页 |
二、引入竞争机制 | 第46-47页 |
第二节 政府职能和政府行为边界的重新定位 | 第47-48页 |
第三节 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监督约束机制 | 第48-50页 |
一、调整和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与任免制度 | 第48-49页 |
二、健全城市经营的决策体制 | 第49页 |
三、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