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保险法论文

论保险合同履行中危险增加的通知义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言第10-14页
 一、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第10-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2页
 三、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一章 危险增加的理论基础第14-26页
 第一节 危险增加通知义务合理性的经济学分析第14-16页
  一、危险的集中与分散第14-15页
  二、信息不对称第15页
  三、危险增加的通知义务——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制度安排第15-16页
 第二节 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法理基础第16-21页
  一、最大诚信原则第16-18页
  二、对价平衡原则第18-19页
  三、情事变更原则——评价与反思第19-21页
 第三节 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法律性质第21-23页
  一、不真正义务第22页
  二、法定义务第22-23页
 第四节 危险增加通知义务与告知义务的区别第23-24页
 第五节 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适用范围第24-26页
第二章 危险增加的构成要件及其类别第26-40页
 第一节 危险增加的构成要件第26-33页
  一、积极要件第26-29页
  二、消极要件第29-33页
 第二节 危险增加的类型第33-40页
  一、危险增加类型化调整的必要及我国保险立法的现状第34-35页
  二、约定的危险增加和非约定的危险增加第35-37页
  三、主观危险增加和客观危险增加第37-40页
第三章 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履行第40-46页
 第一节 通知义务的主体第40-42页
  一、投保人第40-41页
  二、被保险人第41页
  三、受益人第41-42页
 第二节 通知的期限第42-44页
  一、境外立法例第42-44页
  二、我国保险立法的规定第44页
 第三节 通知的方式第44-46页
第四章 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法律效果第46-57页
 第一节 义务人履行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法律效果第46-53页
  一、保险人享有的权利第46-47页
  二、各个保险人权利模式的比较第47-50页
  三、我国义务人履行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法律效果完善第50-53页
  四、保险人权利的丧失第53页
 第二节 义务人未履行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法律后果第53-55页
  一、国外立法例及评析第54页
  二、义务人未履行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可否请求返还保险费?第54-55页
 第三节 保险合同成立至生效间危险增加的法律效果第55-57页
结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3-64页
后记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现行商业外观保护模式的局限性及其完善
下一篇:试论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