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理论依据 | 第14-19页 |
·公共建筑理论 | 第14-16页 |
·公共建筑内涵 | 第14页 |
·公共建筑的特点 | 第14-16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6-17页 |
·公共产品的内涵 | 第16页 |
·公共产品的特点 | 第16-17页 |
·公共治理理论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我国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现状、挑战与问题 | 第19-25页 |
·我国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现状 | 第19-20页 |
·我国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面临的挑战 | 第20-21页 |
·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 第20页 |
·现有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 | 第20-21页 |
·我国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1-25页 |
·监督主体单一 | 第21-22页 |
·监督主体权责不明确 | 第22页 |
·监督法规不健全 | 第22-23页 |
·部门利益驱使 | 第23-25页 |
第四章 国外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模式与启示 | 第25-34页 |
·国外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模式 | 第25-29页 |
·美国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 第25-26页 |
·英国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 第26-27页 |
·德国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 第27-28页 |
·法国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 第28-29页 |
·新加坡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 第29页 |
·国外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4页 |
·以强制性工程担保与保险制度为公共建筑提供保障 | 第29-30页 |
·工程咨询业规范化和专业化管理 | 第30-31页 |
·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 第31-32页 |
·健全行业教育培训 | 第32-33页 |
·增强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 | 第33-34页 |
第五章 发挥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对策 | 第34-43页 |
·发挥政府部门在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 第34-36页 |
·确立政府部门在监督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 第34-35页 |
·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的方式 | 第35-36页 |
·发挥公众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作用 | 第36-38页 |
·公众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必要性 | 第36-37页 |
·公众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方式 | 第37-38页 |
·发挥投资主体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作用 | 第38-40页 |
·投资主体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特点 | 第38-39页 |
·投资主体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方式 | 第39-40页 |
·发挥媒体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作用 | 第40-41页 |
·媒体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优势 | 第40页 |
·媒体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方式 | 第40-41页 |
·发挥其他主体参与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作用 | 第41-43页 |
·其他主体的构成 | 第41页 |
·其他主体参与的方式 | 第41-4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