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天文用光纤望远镜系统 | 第9-10页 |
| ·概述 | 第9页 |
| ·我国光纤望远镜系统-LAMOST | 第9-10页 |
| ·天文用光纤望远镜系统中的光纤要求 | 第10-12页 |
| 第2章 焦比退化的数值分析 | 第12-38页 |
| ·焦比退化原理和机制 | 第12-14页 |
| ·一般性解释 | 第12页 |
| ·模式理论的解释 | 第12-13页 |
| ·FRD 的主因—机械形变 | 第13页 |
| ·宏弯机制—射线理论 | 第13-14页 |
| ·焦比退化的数值分析方法及理论 | 第14-21页 |
| ·光经过两种介质分界面时的传播现象——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矢量形式) | 第14-16页 |
| ·光在光纤中传播径迹的数值分析 | 第16-21页 |
| ·焦比数值分析 | 第21-38页 |
| ·直光纤情形 | 第21-23页 |
| ·弯曲光纤情形 | 第23-26页 |
| ·非中心激发-偏心入射情形 | 第26-38页 |
| 第3章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38-52页 |
| ·实验结构 | 第38-40页 |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40-45页 |
| ·数据处理 | 第40-42页 |
| ·灰度重心法 | 第42-43页 |
| ·最小二乘法 | 第43-45页 |
| ·实验数据处理程序结构图 | 第45-48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8-52页 |
| 第4章 FRD 的改善方法探索 | 第52-62页 |
| ·原理分析 | 第52-53页 |
| ·直光纤情形 | 第53-54页 |
| ·弯曲光纤情形 | 第54-62页 |
| ·不同弯曲半径下的改进分析 | 第54-57页 |
| ·fiber tapers 长度对FRD 的影响 | 第57-59页 |
| ·fiber tapers 半径对FRD 的影响 | 第59-62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