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

拟南芥四个雄配子体和一个雄性不育突变体的分离和分子遗传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部分 前言第11-32页
 一、植物雄配子体的发生与发育第11-17页
  1. 小孢子母细胞的形成和花药壁的发育第11-14页
  2. 小孢子发生(microsporogenesis)第14-15页
  3. 雄配子体发生(male gametogenesis)第15-16页
  4. 成熟花粉第16-17页
 二、植物雄性生殖细胞发育的遗传调控第17-26页
  1. 孢子母细胞分化的遗传调控第17-19页
  2. 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遗传调控第19-21页
  3. 雄配子发育的遗传调控第21-26页
 三、拟南芥雄性不育研究进展第26-31页
 四、本实验研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1-32页
第二部分 材料和方法第32-48页
 一、材料第32-33页
  1. 植物材料第32页
  2. 载体和菌株第32页
  3. 工具酶和试剂第32-33页
  4. 常用抗生素配方第33页
  5. 主要仪器第33页
 二、常用染液和培养基配方第33-35页
  1. 常用染液配方第33-34页
  2. 常用培养基配方第34-35页
 三、实验方法第35-48页
  1. 雄配子突变体筛选和种植第35-36页
  2. 突变体表型观察第36-38页
  3. 突变体的回交实验及遗传分析第38-39页
  4. Tail-PCR克隆突变基因第39-42页
  5. 纯杂合鉴定第42页
  6. 全长基因克隆、分子互补载体构建以及转化相应突变体拟南芥第42-46页
  7. 启动子克隆、Pro∷GUS载体构建及转化野生型拟南芥第46页
  8. 全长cDNA克隆,P_(35S)∷cDNA∷GFP载体构建,转化野生型和突变体拟南芥第46页
  9. At2g01560和At1g26815 RNAi载体构建,及转化野生型拟南芥第46-47页
  10. 雄性不育的基因定位第47-48页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第48-98页
 一、雄配子体突变体研究第48-92页
  1. 雄配子体突变体的初筛第48页
  2. 雄配子体突变体遗传学分析第48-52页
   ·KD360、KD361、KD362和KD375自交F2代分离比第48-50页
   ·KD360、KD361、KD362、KD375与野生型拟南芥正反交F1代分离比第50-51页
   ·KD360、KD361、KD375与野生型拟南芥正反交F1代中绿苗的亚历山大染色以及其自交F2代分离比第51-52页
  3. KD360表型及基因分析第52-61页
   ·KD360表型分析第52-57页
   ·克隆KD360 Ds插入边界基因组片段及测序结果比对第57-58页
   ·KD360 Ds插入位点纯杂合鉴定第58-59页
   ·KD360等位突变分析第59-60页
   ·At1g44224启动子克隆及Pro_(At1g44224)∷GUS载体构建第60-61页
  4. KD361表型和基因分析第61-69页
   ·KD361表型分析第61-65页
   ·克隆KD361 Ds插入边界基因组片段及序列比对分析其插入位点第65-66页
   ·KD361 Ds插入位点纯杂合鉴定第66页
   ·KD361等位突变体分析第66-67页
   ·At4g00380全长分子互补载体构建第67-68页
   ·At4g00380启动子克隆及Pro_(At4g00380)∷GUS载体构建第68-69页
  5. KD362表型和基因分析第69-78页
   ·KD362表型分析第69-72页
   ·克隆KD362 Ds插入边界基因组片段及序列比对分析其插入位点第72-73页
   ·KD362Ds插入位点纯杂合鉴定第73-74页
   ·At2g01560RNAi载体构建第74-75页
   ·KD362等位分析第75-77页
   ·At2g01913全长分子互补载体构建第77-78页
  6. KD375表型和基因分析第78-92页
   ·KD375表型分析第78-86页
   ·克隆KD375 Ds插入边界基因组片段第86页
   ·KD375 Ds插入位点纯杂合鉴定第86-87页
   ·KD375等位突变体分析第87-89页
   ·At1g26815全长分子互补载体构建第89-90页
   ·At1g26815在各个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分析第90-91页
   ·Pro_(35s)∷cDNA_(At1g26815)∷GFP载体构建及转化烟草及拟南芥结果分析第91-92页
 二、拟南芥雄性不育突变体分析第92-98页
  1. 拟南芥雄性不育突变体的获得及遗传分析第92-93页
  2. ms360表型分析第93-97页
   ·拟南芥野生型(Ler)和ms360亚历山大染色第93-95页
   ·拟南芥野生型(Ler)和ms360花药整体透明第95页
   ·拟南芥野生型(Ler)和ms360扫描电镜第95页
   ·半薄切片观察拟南芥野生型(Ler)和ms360花药结构及雄配子体形态第95-97页
  3. ms360基因粗定位第97-98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98-108页
 一、KD360是一个雄配子体部分致死突变体第98-100页
  1. KD360自交分离比第98页
  2. KD360与野生型拟南芥正反交分析第98-99页
  3. KD360表型分析第99页
  4. At1g44224可能参与调控雄配子体发育第99-100页
  5. At1g44224组织定位第100页
 二、KD361是一个雄配子体部分致死突变体第100-102页
  1. KD361分离比第100页
  2. KD361与野生型拟南芥正反交分析第100-101页
  3. KD361表型分析第101页
  4. At4g00380可能参与调控雄配子体发育第101-102页
  5. At4g00380组织定位第102页
 三、KD362是一个雄配子体致死突变体第102-104页
  1. KD362分离比第102页
  2. KD362与野生型拟南芥正反交分析第102页
  3. KD362表型分析第102-103页
  4. KD362可能参与调控雄配子体发育第103-104页
 四、KD375是一个雄配子体部分致死突变体第104-106页
  1. KD375分离比第104页
  2. KD375与野生型拟南芥正反交分析第104页
  3. KD375表型分析第104-106页
  4. KD375可能参与调控雄配子体发育第106页
 五、ms360可能是一个新的雄性不育突变体第106-108页
  1. ms360遗传学分析第106-107页
  2. ms360表型分析第107页
  3. ms360基因分析第107-108页
第五部分 结论和展望第10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22页
附录第122-150页
研究成果第150-151页
致谢第151-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藏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下一篇:新型光学—磁性纳米生物材料的液相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