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引言 | 第11-19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 ·基于GIS 的路面管理系统 | 第11-14页 |
| ·路面养护决策研究 | 第14-17页 |
| ·路面养护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 2 路面养护管理系统分析 | 第19-34页 |
| ·系统概述 | 第19-21页 |
| ·城市道路路面养护的目的 | 第19-20页 |
| ·系统管理对象及组成 | 第20页 |
| ·城市道路养护技术依据 | 第20页 |
| ·城市道路路面养护的特点 | 第20-21页 |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1页 |
| ·GIS 需求分析 | 第21-23页 |
| ·开发平台分析 | 第23-26页 |
| ·独立开发 | 第23页 |
| ·二次开发 | 第23页 |
| ·ArcGIS Engine 概述 | 第23-24页 |
| ·ArcGIS Engine 的开发控件 | 第24-25页 |
| ·使用ArcEngine 开发的优点 | 第25-26页 |
| ·ArcEngine 与其他开发方式比较 | 第26页 |
| ·动态分段技术 | 第26-34页 |
| ·动态分段技术概述 | 第26页 |
| ·动态分段技术在本系统的应用 | 第26-27页 |
| ·基于线性参照系的动态分段数据模型 | 第27-28页 |
| ·ArcEngine 中动态分段功能的实现 | 第28-34页 |
| 3 数据库设计 | 第34-43页 |
| ·养护业务属性数据库设计 | 第34-37页 |
| ·主要数据类型 | 第34-35页 |
| ·数据表设计 | 第35-37页 |
| ·业务属性数据采集设计 | 第37-39页 |
| ·数据来源及其采集 | 第37-38页 |
| ·数据采集表设计 | 第38-39页 |
| ·空间信息数据库设计 | 第39-43页 |
| ·SHP 格式地图 | 第39-40页 |
| ·空间数据的连接 | 第40-43页 |
| 4 路面养护业务评价模型分析 | 第43-49页 |
|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 第43-49页 |
| ·路面行驶质量评价 | 第43页 |
| ·路面状况评价 | 第43-44页 |
| ·路面结构强度评价 | 第44-45页 |
| ·路面抗滑能力评价 | 第45-46页 |
| ·交通数据采集 | 第46页 |
| ·单项加权综合评价 | 第46-49页 |
| 5 福州市路面养护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 第49-70页 |
| ·福州市道路养护现状 | 第49-50页 |
| ·福州市道路网现状 | 第49页 |
| ·福州市道路路面养护与管理现状 | 第49-50页 |
| ·系统功能要求 | 第50页 |
| ·系统的设计目标和原则 | 第50-52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52-54页 |
| ·系统总体流程设计 | 第52-53页 |
| ·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 第53-54页 |
| ·系统架构与功能模块 | 第54-56页 |
| ·系统功能划分 | 第54-55页 |
| ·主要子系统功能模块与网络 | 第55-56页 |
| ·主要子系统功能权限 | 第56页 |
| ·系统主要模块设计与说明 | 第56-70页 |
| ·系统主界面设计 | 第56-57页 |
| ·资料维护子系统 | 第57-61页 |
| ·报表统计子系统 | 第61-64页 |
| ·养护评价决策子系统 | 第64-67页 |
| ·养护计划子系统 | 第67-68页 |
| ·系统的网络模型 | 第68页 |
| ·系统主要软件 | 第68-70页 |
| 6 结论与讨论 | 第70-72页 |
| ·主要结论 | 第70-71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附录 | 第78-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