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22页 |
·双光子光聚合 | 第8-14页 |
·双光子聚合的基本原理 | 第8-9页 |
·双光子聚合的光敏引发体系 | 第9-13页 |
·双光子聚合的有关应用 | 第13-14页 |
·二苯甲酮光敏引发体系的应用 | 第14-20页 |
·光聚合反应的光敏剂 | 第15-18页 |
·紫外可见吸收剂 | 第18-19页 |
·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引发机理(分子间的氢提取反应) | 第19-20页 |
·论文设计思想和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2 光功能染料的设计与合成 | 第22-36页 |
·光功能染料的设计 | 第22-26页 |
·合成的光功能性染料 | 第22-24页 |
·合成光敏染料的主要反应原理 | 第24-25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25-26页 |
·光功能性染料的合成 | 第26-34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6-29页 |
·光功能染料的合成 | 第29-34页 |
·目标化合物的分析比较 | 第34-36页 |
3 目标化合物的性质研究 | 第36-62页 |
·紫外可见光谱性质分析 | 第36-39页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39-49页 |
·荧光光谱 | 第39-42页 |
·荧光量子产率(Φ_f) | 第42-44页 |
·荧光寿命 | 第44-46页 |
·Stokes 位移效应 | 第46-49页 |
·双光子效应 | 第49-52页 |
·双光子诱导荧光发射 | 第49-50页 |
·双光子吸收截面 | 第50-52页 |
·分子构型优化计算 | 第52-55页 |
·电化学性质分析 | 第55-58页 |
·热稳定性分析 | 第58-62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附录 | 第72-81页 |
A 化合物的~1H-NMR 谱及~(13)C 谱 | 第72-81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