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促进技工成长的实证研究--以江阴区域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绪论 | 第9-13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二)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0-12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13页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3-21页 |
1. 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情况 | 第13-16页 |
2. 国内校企合作情况 | 第16-18页 |
3. 比较分析 | 第18-21页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理论 | 第21-22页 |
(二) 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取向 | 第22-23页 |
(三) 职业技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23-24页 |
四、江阴区域校企合作现状 | 第24-39页 |
(一) 江阴制造业发展情况 | 第24-25页 |
(二) 江阴技工发展情况 | 第25-27页 |
1. 江阴制造业对技工数量、结构及能力的需求 | 第25页 |
2. 江阴区域技工的传统培养形式 | 第25-26页 |
3. 江阴区域技工的现状 | 第26-27页 |
(三) 江阴目前校企合作情况 | 第27-39页 |
1. 培养目标校企共议 | 第27-28页 |
2. 专业设置校企共商 | 第28-29页 |
3. 课程方案校企共定 | 第29-33页 |
4. 师资培养校企共融 | 第33-34页 |
5. 实训基地校企共建 | 第34-37页 |
6. 产教结合校企共赢 | 第37-39页 |
五、江阴区域校企合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 第39-52页 |
(一) 存在问题 | 第39-42页 |
1. 社会认可偏低影响了技工培养的质量 | 第39页 |
2. 教学形式偏向影响了技工培养的数量 | 第39-40页 |
3. 企业参与偏冷削弱了技工培养的力量 | 第40-42页 |
4. 政策保障偏弱制约了技术工人的发展 | 第42页 |
(二) 主要原因 | 第42-46页 |
1. 职业教育自身原因 | 第42-43页 |
2. 企业原因 | 第43-44页 |
3. 政府原因 | 第44-46页 |
(三) 相应对策 | 第46-52页 |
1. 职业教育要加快改革进程,提高技工培养质量 | 第46-49页 |
2. 企业要主动创新机制,鼓励技工脱颖而出 | 第49页 |
3. 政府要积极发挥功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