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

论商品归类争议的产生及解决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商品归类的涵义和性质第9-20页
 一、商品归类的涵义第9页
 二、商品归类的机制第9-12页
  1、某一商品的归类依国际《协调制度》,理论上具有唯一性第9-11页
  2、我国从多方面着手努力实现《协调制度》预期的归类唯一性第11-12页
 三、海关商品归类的几种形式第12-16页
  1、通关环节归类审核第13页
  2、进出口商品预归类第13-14页
  3、商品归类行政裁定第14页
  4、总署商品归类决定第14-15页
  5、稽查缉私归类核定第15-16页
 四、商品归类的法律性质第16-20页
  1、商品归类属行政行为第16页
  2、商品归类系行政确认行为第16-20页
第二章 由商品归类引起争议的几种情形第20-25页
 一、海关与其他执法部门就同一商品作出不同归类而产生争议第20-21页
 二、海关根据内部文件认定企业归类错误要求其补税而产生争议第21页
 三、海关对相同货物前批放行、后批以归类错误处罚而产生争议第21-22页
 四、海关对企业在异口岸的差别归类处罚或认定走私而产生争议第22-25页
第三章 商品归类争议产生的原因第25-31页
 一、商品归类法律地位不明,导致争议解决缺乏权威决定主体第25页
 二、商品归类固有的技术性,导致争议产生不可避免第25-26页
 三、商品归类法律依据不明,导致争议频发第26-28页
 四、商品归类程序性规范严重缺乏,导致争议产生难以减少第28-29页
 五、商品归类法律责任规定不明,导致争议解决发生困难第29-31页
第四章 商品归类争议的解决思路第31-36页
 一、确认海关对商品归类的权威地位,提高对归类工作的认识第31页
 二、整合现有繁杂的商品归类依据,形成统一的“大税则”第31-32页
 三、扩大商品归类决定的有权机关范围,明确其法律效力第32页
 四、规范和完善商品归类程序,注重对相对人权利的保障第32-33页
 五、明确管理相对人对商品归类的正确性负有过错责任第33-34页
 六、进一步完善和拓宽解决商品归类争议的途径和渠道第34-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户外广告管理的立法研究
下一篇:校企合作促进技工成长的实证研究--以江阴区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