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播期与氮素对棉(Gossypium hirsutum L.)铃生物量、氮积累分配和棉铃品质的影响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0页
 1 棉铃发育过程第14-17页
   ·棉铃发育的一般规律第14-15页
   ·棉纤维的发育第15-16页
   ·棉籽的发育第16-17页
 2 影响棉铃发育的主要因素第17-22页
   ·基因型及生理年龄第17-18页
   ·生态因子第18-20页
   ·栽培措施第20-22页
 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2-23页
 参考文献第23-30页
第二章 播期对棉(Gossypium hirsutum L.)铃生物量和氮累积分配的影响及其与棉铃品质的关系第30-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33页
   ·试验设计第31页
   ·测定内容与方法第31-32页
   ·数据分析第32-3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3-38页
   ·棉铃生物量的累积与分配第33-35页
   ·棉铃(铃壳、棉籽、纤维)的氮累积与分配第35-37页
   ·棉铃主要品质指标第37-38页
 3 小结第38页
 参考文献第38-42页
第三章 施氮量对棉(Gossypium hirsutum L.)铃生物量和氮累积分配的影响及其与棉铃品质的关系第42-5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44页
   ·试验设计第43页
   ·测定内容与方法第43页
   ·数据分析第43-4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4-50页
   ·棉铃生物量的累积与分配第44-46页
   ·棉铃(铃壳、棉籽、纤维)的氮百分含量第46-47页
   ·棉铃(铃壳、棉籽、纤维)的氮累积与分配第47-49页
   ·棉纤维和棉籽主要品质指标第49-50页
 3 小结第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第四章 棉(Gossypium hirsutum L.)铃对位叶碳氮变化特征与棉铃(纤维、棉籽)生物量的关系第54-6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5页
   ·试验设计第55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55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5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5-60页
   ·施氮量对棉铃对位叶碳氮变化特征的影响第55-57页
   ·施氮量对棉铃生物量变化的影响第57-59页
   ·棉铃对位叶碳氮变化特征与棉铃生物量的关系第59-60页
 3 小结第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第五章 棉株生理年龄对棉(Gossypium hirsutum L.)铃生物量和氮累积分配的影响及其与棉铃品质的关系第64-7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5页
   ·试验设计第65页
   ·测定内容与方法第65页
   ·数据分析第6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5-72页
   ·铃壳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量第65-67页
   ·纤维生物量和氮累积量第67-69页
   ·棉籽生物量和氮累积量第69-71页
   ·单铃生物量和氮累积量第71页
   ·果枝部位对主要棉纤维品质和棉籽品质的影响第71-72页
 3 小结第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第六章 不同棉株生理年龄条件下施氮量对棉(Gossypium hirsutum L.)铃生物量和氮素累积、分配的调控第76-9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7-78页
   ·试验设计第77页
   ·测定内容与方法第77页
   ·数据分析第77-7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8-87页
   ·棉株生理年龄与施氮量对棉铃铃壳生物量和氮素累积动态的影响第78页
   ·棉株生理年龄与施氮量对棉籽生物量和氮素累积动态的影响第78-79页
   ·棉株生理年龄与施氮量对纤维生物量和氮素累积动态的影响第79页
   ·棉株生理年龄与施氮量对单铃生物量和氮素累积动态的影响第79页
   ·棉株生理年龄与施氮量对棉铃各部分最终生物量与氮素累积量的影响第79-80页
   ·棉株生理年龄与施氮量对棉铃各部分最终生物量分配系数和氮素分配系数的影响第80页
   ·棉株生理年龄与施氮量对棉铃品质的影响第80-87页
 3 小结第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90-102页
 1 讨论第90-95页
   ·播期对棉铃生物量和氮累积分配的影响及其与棉铃(纤维、棉籽)品质的关系第90-91页
   ·施氮量对棉铃生物量和氮累积分配的影响及其与棉铃(纤维、棉籽)品质的关系第91-93页
   ·棉株生理年龄对棉铃生物量和氮累积分配的影响及其与棉铃(纤维、棉籽)品质的关系第93-94页
   ·棉株生理年龄与施氮量对棉铃生物量和氮累积分配的协同影响第94-95页
 2 结论第95-96页
 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96页
 4 研究展望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2页
致谢第102-10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已录用和已投稿论文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籽粒淀粉粒粒度分布特征及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
下一篇:簇毛麦籽粒硬度基因和贮藏蛋白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易位系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