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研究 | 第11-42页 |
| 1. 前言 | 第11-16页 |
| ·定量原理 | 第11-12页 |
| ·荧光化学 | 第12-14页 |
|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特点 | 第14页 |
| ·定量方法 | 第14-15页 |
|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应用 | 第15-16页 |
| 2. 材料方法 | 第16-25页 |
| ·材料 | 第16-17页 |
| ·实验方法 | 第17-25页 |
| 3. 结果 | 第25-38页 |
| ·标准品的制备 | 第25-26页 |
| ·LUX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研究结果 | 第26-31页 |
| ·Taqman方法研究结果 | 第31-34页 |
| ·反转录酶抑制PCR反应问题的研究 | 第34-36页 |
| ·UNG酶破坏cDNA问题的研究 | 第36-38页 |
| 4. 讨论 | 第38-42页 |
| ·引物设计 | 第38页 |
| ·稳定性,重复性 | 第38-39页 |
| ·一步法荧光定量PCR | 第39页 |
| ·特异性 | 第39页 |
| ·灵敏度 | 第39-40页 |
| ·价格,适用仪器 | 第40页 |
| ·多重荧光定量PCR | 第40页 |
| ·反转录酶对PCR的抑制作用 | 第40页 |
| ·UNG酶 | 第40-42页 |
| 第二章 基于磁珠的血清病毒核酸提取方法的建立 | 第42-54页 |
| 1. 前言 | 第42-43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3-48页 |
| ·材料 | 第43-44页 |
| ·实验方法 | 第44-48页 |
| 3. 结果 | 第48-52页 |
| ·血清病毒核酸提取方法的评价--回收率的检测 | 第48-50页 |
| ·血清病毒核酸提取方法的评价--与Qiagen两种提取试剂盒的比较 | 第50-52页 |
| 4. 讨论 | 第52-54页 |
| 第三章 HBV、HCV、HIV-1荧光PCR检测体系和多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 第54-75页 |
| 1. 前言 | 第54-56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56-60页 |
| ·材料 | 第56-57页 |
| ·实验方法 | 第57-60页 |
| 3. 结果 | 第60-72页 |
| ·HBV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 第60-63页 |
| ·HCV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 第63-66页 |
| ·HIV-1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 第66-68页 |
| ·多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 第68-72页 |
| 4. 讨论 | 第72-75页 |
| ·HBV、HCV和HIV-1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 第72-73页 |
| ·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 第73-75页 |
| 第四章 HBV DNA与HBV血清标志物关系的研究 | 第75-85页 |
| 1. 前言 | 第75-77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77-79页 |
| ·实验材料 | 第77页 |
| ·检测方法 | 第77-79页 |
| 3. 结果 | 第79-81页 |
| ·HBsAg与HBV DNA的关系 | 第79页 |
| ·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与HBV DNA的关系 | 第79页 |
| ·HBV DNA与HBV M不同模式之间的关系 | 第79-80页 |
| ·AFP与HBV M、HBV DNA的关系 | 第80-81页 |
| 4. 讨论 | 第81-85页 |
| ·HBV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载量的关系 | 第81-83页 |
| ·HBV M不同模式与HBV DNA载量的关系 | 第83页 |
| ·原发性肝癌与HBV M、HBV DNA的关系 | 第83-85页 |
| 结论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4页 |
| 致谢 | 第94-95页 |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