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创作方法论文

艺术,建构历史与人自身--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研究

内容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绪论第9-15页
第一章 历史画:艺术的创造而非历史的图说第15-42页
 第一节 中国古代历史画简述第16-23页
 第二节 西方经典历史画简述第23-32页
 第三节 历史画:阐释历史的内在真实第32-42页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历史题材创作:历史的珍贵图像第42-75页
 第一节 (1900—1949)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确立:历史的选择第43-47页
 第二节 (1949—1965)17年革命历史题材创作:见证激情时代第47-68页
  一、组织创作的方式第48-52页
  二、油画语言技巧的学习探索第52-59页
  三、油画民族化的成就第59-63页
  四、中国画的创新突破第63-66页
  五、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第66-68页
 第三节 (1966—1976)"文革"历史题材创作:政治的图解第68-70页
 第四节 (1978—2010)主旋律与多样化:艺术回归自身第70-75页
第三章 21世纪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重塑历史的时代诉求第75-119页
 第一节 工程实施概述第75-80页
 第二节 重塑历史的时代诉求第80-85页
 第三节 以艺术的名义——历史的视觉形象第85-119页
  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第86-101页
  二、在主题与内容的开掘上有所拓展第101-110页
   1、对历史事件深入思考,在选材上有独特角度,但不少作品缺乏新意;第101-103页
   2、对领袖与英雄的描绘趋于平实,但刻意"去英雄化"也使人物暗淡无光;第103-107页
   3、对国共两党关系的认识趋于客观,但缺乏创新突破;第107-108页
   4、战争题材作品在技巧上达到相当水平,但缺乏新视角,缺乏认识深度;第108-110页
  三、在形式语言的探索上有所创新第110-114页
  四、具像写实艺术面对图像挑战的作为第114-119页
第四章 对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再思考第119-135页
 第一节 不应缺失的时代记忆第119-122页
 第二节 申报资格应具开放性与包容性第122-123页
 第三节 关于表现形式和语言的多样性第123-126页
 第四节 建立开放式长效收藏机制第126-128页
 第五节 意识形态转型——以当代视角重塑历史第128-135页
结语艺术何为第135-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3页
图片目录第143-145页
致谢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元代士风丕变下的画学思想
下一篇:乌尔姆设计学院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