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3页 |
| ·研究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3-16页 |
|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 第2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本质要求与党执政绩效概述 | 第16-36页 |
|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概述 | 第16-20页 |
|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 | 第16-17页 |
|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本质要求 | 第17-20页 |
| ·党执政绩效概述 | 第20-27页 |
| ·党执政绩效界定 | 第20-21页 |
| ·党执政绩效的目标 | 第21-24页 |
| ·党执政绩效的评价标准 | 第24-25页 |
| ·党执政绩效历史考察 | 第25-27页 |
| ·提升党执政绩效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 第27-35页 |
| ·实现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 第27-28页 |
| ·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28-31页 |
| ·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31-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3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本质要求与提升党执政绩效的内在联系 | 第36-57页 |
|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本质要求与提升党执政绩效内在一致性 | 第36-44页 |
| ·最终目标相一致 | 第36-39页 |
| ·价值取向相一致 | 第39-43页 |
| ·本质要求相一致 | 第43-44页 |
|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本质要求与提升党执政绩效的关系 | 第44-49页 |
|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为提升党执政绩效提供了理论指导 | 第44-48页 |
| ·提升党执政绩效促进马克思社会发展观丰富和发展 | 第48-49页 |
|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 第49-56页 |
| ·毛泽东发展观 | 第49-51页 |
| ·邓小平发展观 | 第51-52页 |
| ·江泽民发展观 | 第52-54页 |
| ·科学发展观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4章 坚持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本质要求提升党执政绩效的方法与途径 | 第57-76页 |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绩效观 | 第57-61页 |
| ·坚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工作标准 | 第57-58页 |
|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第58-60页 |
| ·坚持科学的政绩观 | 第60-61页 |
| ·坚持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本质要求提升党执政绩效需要处理的几种关系.. | 第61-65页 |
|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 第61-63页 |
|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 | 第63-64页 |
| ·正确处理社会利益关系 | 第64-65页 |
| ·坚持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本质要求提高党执政绩效的主要途径 | 第65-75页 |
| ·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第65-66页 |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第66-68页 |
|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 第68-70页 |
| ·着力改善民生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第70-71页 |
| ·加强党自身建设提升党的科学执政能力 | 第71-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结论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