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欺诈行为及其法律规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论文的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5-18页 |
·论文的写作思路 | 第15-16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破产欺诈与破产欺诈行为概述 | 第18-32页 |
·欺诈的含义 | 第18-19页 |
·法律制度中欺诈的比较研究 | 第19-23页 |
·民法中的欺诈 | 第19-21页 |
·侵权法中的欺诈 | 第21-23页 |
·破产欺诈的含义 | 第23-24页 |
·破产欺诈行为的构成要件分析 | 第24-31页 |
·破产欺诈行为发生时间的限定性 | 第24-25页 |
·破产欺诈行为的违法性 | 第25-27页 |
·破产欺诈行为导致损害结果 | 第27-28页 |
·破产欺诈行为与损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 | 第28-30页 |
·破产欺诈行为人存在主观故意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国内外立法例比较研究 | 第32-43页 |
·德国破产欺诈法律制度 | 第32-33页 |
·日本破产欺诈法律制度 | 第33-35页 |
·英国破产欺诈法律制度 | 第35-36页 |
·美国破产欺诈法律制度 | 第36-37页 |
·我国破产欺诈法律制度现状分析 | 第37-40页 |
·国内外破产欺诈法律制度比较分析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破产欺诈行为类型化立法的构想 | 第43-53页 |
·破产欺诈行为的典型表现 | 第43-46页 |
·破产欺诈行为的分类方法研究 | 第46-47页 |
·破产欺诈行为的分类 | 第47-52页 |
·积极作为的破产欺诈行为 | 第47-51页 |
·消极不作为的破产欺诈行为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完善破产欺诈行为法律规制体系立法建议 | 第53-65页 |
·注重破产欺诈行为的预防措施 | 第53-58页 |
·强化公司董事对债权人的义务 | 第53-55页 |
·建立和完善破产财产保全制度 | 第55-57页 |
·严格限定破产管理人的责任 | 第57-58页 |
·充分利用破产程序中各项限制制度 | 第58-61页 |
·明确可撤销行为的相关规定 | 第58-59页 |
·发挥法人人格否定制度的作用 | 第59-61页 |
·严格破产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 | 第61-64页 |
·重视破产欺诈行为的民事救济 | 第61-63页 |
·追究破产欺诈行为的刑事责任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