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特发电厂厂用电节能改造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 ·课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国内外厂用电现状比较 | 第8-9页 |
| ·达拉特电厂的厂用电现状分析 | 第9页 |
|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技术方案 | 第9-11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本文研究的技术方案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厂用电的构成、作用及主要影响因素 | 第11-21页 |
|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的构成、作用 | 第11页 |
| ·达拉特发电厂厂用电情况 | 第11-12页 |
| ·厂用辅机设备特性分析 | 第12-16页 |
| ·电动机机械特性 | 第13-15页 |
| ·负载机械特性 | 第15-16页 |
| ·影响厂用电率的主要因素 | 第16-19页 |
| ·辅机的设计效率 | 第16页 |
| ·辅机的运行效率 | 第16-17页 |
| ·辅机的运行调节方式 | 第17-18页 |
| ·运行调整水平 | 第18-19页 |
| ·机组负荷率 | 第19页 |
| ·燃煤 | 第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厂用电动机的调速类别及性能 | 第21-33页 |
| ·调速类别 | 第21-22页 |
| ·电气调速 | 第21-22页 |
| ·机械调速 | 第22页 |
| ·各种调速方式的调速原理及性能特点 | 第22-32页 |
| ·变极调速 | 第22-23页 |
| ·转子串电阻调速 | 第23-24页 |
| ·串级调速 | 第24-25页 |
| ·变频调速 | 第25-28页 |
| ·定子调压调速 | 第28-29页 |
| ·液力偶合器调速 | 第29-31页 |
| ·液粘离合器调速 | 第31页 |
| ·锅炉给水泵小汽轮机调速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锅炉给水泵驱动方式技术经济性分析 | 第33-40页 |
| ·锅炉给水泵的驱动类型 | 第33-34页 |
| ·运行经济性比较 | 第34-39页 |
| ·两种驱动方式输出净功率的比较 | 第34-36页 |
| ·两种驱动方式的热经济性比较 | 第36-37页 |
| ·用"综合成本煤耗率"判断给水泵驱动方式[18]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达拉特发电厂厂用电节能改造 | 第40-60页 |
| ·降低厂用电率措施分析 | 第40-45页 |
| ·采用高效电动机 | 第40-41页 |
| ·改变风量及水量的调节方式 | 第41-42页 |
| ·风机及水泵运行方式的优化 | 第42-43页 |
| ·实现电动机和工作机械的容量匹配 | 第43-44页 |
| ·加强设备治理和运行管理 | 第44页 |
| ·从技术上进行改进 | 第44-45页 |
| ·达拉特发电厂改造实例 | 第45-58页 |
| ·高压辅机的变频改造 | 第45-51页 |
| ·改造方案 | 第46-49页 |
| ·运行方式 | 第49页 |
| ·节电效果分析 | 第49-50页 |
| ·凝泵变频改造后的优缺点 | 第50-51页 |
| ·给水泵小汽轮机改造 | 第51-58页 |
| ·系统概况及主要设备规范 | 第52-54页 |
| ·小汽轮机的运行 | 第54-55页 |
| ·给水泵小汽轮机改造后的节能分析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0-62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的内容及成果 | 第60-61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