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岩质边坡工程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前言 | 第8-9页 |
·国内外边坡研究历史沿革 | 第9-13页 |
·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沿革 | 第9-12页 |
·边坡支护研究沿革 | 第12-13页 |
·边坡工程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边坡工程研究特点 | 第13-14页 |
·边坡工程研究的基本内容 | 第14-15页 |
·边坡工程的研究方法 | 第15页 |
·论文研究的依据及目的、意义 | 第15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岩质边坡工程 | 第17-43页 |
·边坡要素及其分类 | 第17页 |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 第18页 |
·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方法 | 第18-38页 |
·定性的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定量的分析方法 | 第19-37页 |
·极限平衡法 | 第19-31页 |
·数值分析法 | 第31-35页 |
·神经网络评价法 | 第35页 |
·专家系统 | 第35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5-36页 |
·可靠度评价法 | 第36页 |
·灰色系统评价法 | 第36-37页 |
·各方法的比较 | 第37-38页 |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相关内容 | 第38-39页 |
·边坡的工程地质模型 | 第38-39页 |
·岩体质量分级 | 第39页 |
·岩体本构关系 | 第39页 |
·边坡工程监测 | 第39页 |
·边坡工程展望 | 第39-43页 |
·边坡研究方法的展望 | 第40-41页 |
·边坡确定性分析方法展望 | 第40页 |
·边坡不确定性分析展望 | 第40-41页 |
·岩质边坡锚固工程展望 | 第41页 |
·边坡生物治理的回顾与展望 | 第41-43页 |
第三章 边坡工程勘察 | 第43-60页 |
·工程概况 | 第43页 |
·滑坡发生与边坡的形成情况概述 | 第43-44页 |
·工程任务由来及完成情况 | 第44页 |
·滑坡及边坡形态 | 第44-46页 |
·滑坡的形态与特征 | 第46-47页 |
·滑坡的成因分析 | 第47页 |
·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 第47-49页 |
·边坡水文地质条件 | 第49页 |
·边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第49-50页 |
·滑动面(带)参数的反演分析 | 第50-51页 |
·岩石力学参数的工程处理 | 第51-53页 |
·边坡潜在破裂面结构模式 | 第53-56页 |
·边坡体内应力分布特征分析 | 第53-54页 |
·边坡潜在破裂面可能性分析 | 第54-55页 |
·沿软弱结构面发展的潜在破裂面结构模式 | 第55-56页 |
·边坡稳定性验算与评价 | 第56-58页 |
·对滑坡以及边坡的评价结论与建议 | 第58-60页 |
·对滑坡的评价结论 | 第58页 |
·边坡稳定性评价结论 | 第58页 |
·边坡工程治理措施建议 | 第58-60页 |
第4章 边坡治理设计与施工 | 第60-70页 |
·滑坡治理及边坡加固结构的选择 | 第60-62页 |
·下边坡钢筋混凝土挡墙与锚管(杆)支护 | 第60-61页 |
·上边坡加固结构的选择—岩石锚杆挡墙 | 第61-62页 |
·支护设计模式与计算方法 | 第62-65页 |
·下边坡的加固设计与计算 | 第62-63页 |
·上边坡加固设计与计算 | 第63-65页 |
·治理设计施工图 | 第65-66页 |
·治理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 第65-66页 |
·施工图 | 第66页 |
·施工工艺与流程要点 | 第66-67页 |
·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 第67-69页 |
·施工中关键数据的积累 | 第69-7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