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的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以长沙火宫殿火神信仰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对象 | 第8页 |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经济学、美学考察 | 第9页 |
·历史学考察 | 第9页 |
·民俗学考察 | 第9-10页 |
·理论和方法 | 第10-11页 |
·社会史 | 第10页 |
·民俗学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第2章 庙会民俗 | 第13-39页 |
·祭祀民俗 | 第13-23页 |
·火崇拜简述 | 第13-15页 |
·火宫殿祭祀民俗 | 第15-23页 |
·饮食民俗 | 第23-28页 |
·饮食地域性 | 第23-25页 |
·八大名吃 | 第25-28页 |
·民间艺术 | 第28-39页 |
·民间说唱艺术 | 第28-36页 |
·民间手工艺术 | 第36-39页 |
第3章 火宫殿庙政 | 第39-46页 |
·早期庙政 | 第39-40页 |
·叶德辉专擅时期庙政 | 第40-43页 |
·叶德辉之后的庙政 | 第43-44页 |
·救火救灾事宜 | 第44-46页 |
第4章 火宫殿火神信仰与明清以来的湖南社会 | 第46-53页 |
·火宫殿火神信仰发展的社会条件 | 第46-49页 |
·火宫殿火神信仰发展对地方社会的影响 | 第49-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目录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