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理论分析 | 第13-21页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分析 | 第13-16页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 | 第13-14页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特征 | 第14-16页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分析 | 第16-18页 |
·科研成果实验室、理论化阶段 | 第16-17页 |
·中试阶段 | 第17页 |
·科研成果产业化阶段 | 第17-18页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 | 第18-21页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我国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 第18-19页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高校发展社会进步 | 第19-21页 |
第3章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基本模式 | 第21-27页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背景 | 第21-22页 |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外因素 | 第22页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 | 第22-24页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占科技成果转化的总比不高 | 第22-23页 |
·涌现出大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 | 第23页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形式多样化 | 第23-24页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及应用 | 第24-27页 |
·高校自办科技企业转化模式 | 第24页 |
·技术转让模式及应用 | 第24-25页 |
·股份合作模式及应用 | 第25页 |
·大学科技园成果孵化模式模式及应用 | 第25-27页 |
第4章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因素分析 | 第27-34页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 | 第27页 |
·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不完善 | 第27-28页 |
·开发的成果与市场的需求脱节 | 第28页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介薄弱 | 第28-29页 |
·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障碍 | 第29-31页 |
·高校科技成果开发体制和观念的障碍 | 第29页 |
·研究开发的成果成熟度和集成度不强 | 第29-30页 |
·研发资金短缺及推广宣传经费不足 | 第30-31页 |
·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外部障碍 | 第31-34页 |
·融资渠道不畅 | 第31页 |
·中试环境薄弱 | 第31-32页 |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 第32-34页 |
第5章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 第34-43页 |
·政府需加强引导、做好服务 | 第34-36页 |
·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打造转化交易平台 | 第34页 |
·鼓励扶持创新、引导企业参与 | 第34-35页 |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配套法规 | 第35-36页 |
·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完善高校科技投融资体系 | 第36-38页 |
·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 第36-37页 |
·完善高校科技投融资体系 | 第37页 |
·积极引进风险投资 | 第37-38页 |
·理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 第38-40页 |
·鼓励教师努力提高项目应用的成熟度 | 第38页 |
·尊重高校教师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权 | 第38-39页 |
·增强转化机构力量,培养转化专业队伍 | 第39-40页 |
·加强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办好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 | 第40-43页 |
·大学科技园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的地位作用 | 第40-41页 |
·加大对大学科技园的支持力度,促进高校成果转化 | 第41页 |
·建立面向市场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园区企业运行体制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