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工具主义科学观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论文的基本思路、创新与不足 | 第9-11页 |
·基本逻辑思路 | 第9-10页 |
·研究创新 | 第10页 |
·研究不足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杜威科学观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 第11-16页 |
·杜威及其思想概述 | 第11-12页 |
·时代背景 | 第12-13页 |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理论根基 | 第13-16页 |
·实用主义传统 | 第13-14页 |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杜威的影响 | 第14-15页 |
·詹姆士对杜威的影响 | 第15-16页 |
第三章 作为工具的科学理论 | 第16-25页 |
·杜威的基本论述 | 第16-22页 |
·对传统科学真理观的改造 | 第16-18页 |
·科学概念是“操作” | 第18-19页 |
·科学特定的“情景”和“效用” | 第19-21页 |
·科学的作用 | 第21-22页 |
·对杜威的评价 | 第22-25页 |
·强调“工具”并未降低科学的价值 | 第22-23页 |
·应在“效用”与“真理”中找到平衡点 | 第23-25页 |
第四章 作为工具的科学方法 | 第25-31页 |
·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 第25-26页 |
·杜威的科学方法的基本内容 | 第26-31页 |
·狭义的科学方法 | 第27页 |
·广义的科学方法 | 第27-29页 |
·科学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第29-31页 |
第五章 杜威科学观对我国现实意义 | 第31-33页 |
·转变科学素质的培养方式 | 第31页 |
·建立科学以人为本的观念 | 第31-32页 |
·推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