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昆虫学论文--昆虫分类学论文

直翅目部分物种的DNA条形编码与谱系芯片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前言第11-35页
 1 基于DNA的主要物种鉴定技术概述第11-15页
   ·DNA杂交第12页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分析第12-13页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FLPs)第13页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第13-14页
   ·常规PCR第14页
   ·实时定量PCR第14页
   ·PCR产物测序第14-15页
   ·DNA微阵列(DNA芯片)第15页
 2 DNA条形码编码第15-25页
   ·DNA条形编码的概念与原理第15-16页
   ·DNA条形编码产生的背景和意义第16-17页
   ·DNA条形编码研究现状第17-23页
     ·CBOL的主要计划第18-19页
     ·DNA条形编码在真菌和细菌鉴定中的应用第19-20页
     ·DNA条形编码在动物鉴定中的应用第20-22页
     ·DNA条形编码在植物鉴定中的应用第22-23页
   ·DNA条形编码的分析方法第23-25页
     ·相似性方法(Similarity approaches)第23-24页
     ·系统发育的方法(Phylogenetic approaches)第24页
     ·基于性状的方法(Character-based approaches)第24-25页
     ·谱系方法(Genealogical methods)第25页
 3 谱系芯片第25-30页
   ·基因芯片概念及分类第25-26页
   ·基因芯片技术在物种鉴定中的研究现状第26-30页
     ·基因芯片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第26-28页
     ·基因芯片技术在动物物种鉴定中的应用第28-30页
 4 研究类群概述第30-34页
   ·直翅目昆虫的起源第30-31页
   ·直翅目高级阶元分类系统第31-34页
     ·蝗亚目的分类研究第31-33页
     ·螽亚目的分类研究第33-34页
 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34-35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35-43页
 1 实验材料第35-36页
   ·标本的采集、保存与鉴定第35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35-36页
     ·实验试剂第35页
     ·实验仪器第35-36页
   ·生物学软件第36页
 2 实验流程及方法第36-39页
   ·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第37-39页
     ·组织消化液的配制第37-38页
     ·基因组DNA提取方案及操作步骤第38-39页
   ·CO Ⅰ条形码片段的PCR扩增、纯化和测序第39页
     ·CO Ⅰ条形码片段的PCR扩增第39页
     ·PCR产物的分离纯化和测序第39页
 3 数据处理方法第39-43页
   ·数据准备第39-40页
   ·CO Ⅰ条形码分析第40页
   ·探针的筛选与虚拟杂交第40-43页
     ·物种特异性探针的筛选第40-42页
     ·探针与条形码序列的虚拟杂交第42-43页
第3章 DNA条形编码的结果与分析第43-71页
 1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CO Ⅰ条形码序列的扩增测序第43-44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3页
   ·CO Ⅰ条形码序列的PCR扩增测序第43-44页
 2 DNA序列组成及变异分析第44-45页
 3 氨基酸序列位点变异分析第45-47页
 4 蝗总科Acridoidea物种的条形码分析第47-57页
   ·斑腿蝗科Catantopidae的条形码分析第47-54页
   ·斑翅蝗科Oedipodidae的条形码分析第54-57页
 5 螽斯总科Tettigonioidea物种的条形码分析第57-63页
   ·蛩螽科Meconematidae的条形码分析第57-58页
   ·草螽科Conocephalidae的条形码分析第58-60页
   ·螽斯科Tettigoniidae的条形码分析第60-61页
   ·露螽科Phaneropteridae的条形码分析第61-63页
 6 种内和种间成对遗传距离的分布频率及每个阈值的累积误差第63-65页
 7 Blast相似性搜索的结果与分析第65-67页
   ·Blast本地数据库的构建第65-66页
   ·Blast相似性搜索结果第66-67页
 8 直翅目部分物种的CO Ⅰ条形编码的可行性评估第67-71页
第4章 物种特异性探针筛选及虚拟杂交结果分析第71-111页
 1 物种特异性探针筛选结果第71-79页
 2 探针序列在条形码序列上的分布第79-84页
 3 条形码序列与探针的虚拟杂交第84-109页
   ·露螽科物种的虚拟杂交结果与分析第84-88页
   ·草螽科虚拟杂交结果与分析第88-91页
   ·蛩螽科的虚拟杂交结果与分析第91页
   ·螽斯科的虚拟杂交结果与分析第91-96页
   ·纺织娘科、似织螽科、拟叶螽科、硕螽科和迟螽科的虚拟杂交结果与分析第96页
   ·斑腿蝗科的虚拟杂交结果与分析第96-102页
   ·斑翅蝗科的虚拟杂交结果与分析第102-106页
   ·网翅蝗科的虚拟杂交结果与分析第106-108页
   ·剑角蝗科、锥头蝗科、槌角蝗科和癞蝗科的虚拟杂交结果与分析第108-109页
 4 影响直翅目物种鉴定谱系芯片构建的因素分析第109-111页
第5章 总结与结论第111-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33页
附录Ⅰ:蝗总科实验材料及从NCBI中下载的序列第133-148页
附录Ⅱ:螽斯总科实验材料及从NCBI中下载的序列第148-158页
致谢第158-15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毛茛科植物花形态发育性状的演化研究
下一篇: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研究--以妈祖圣地湄洲岛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