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0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1.2 犬Ⅰ型腺病毒概述 | 第13-20页 |
1.2.1 形态结构 | 第13-14页 |
1.2.2 宿主范围 | 第14-15页 |
1.2.3 传播途径 | 第15页 |
1.2.4 流行情况 | 第15页 |
1.2.5 理化特性 | 第15-16页 |
1.2.6 组织培养特性 | 第16页 |
1.2.7 血凝特性 | 第16页 |
1.2.8 临床症状 | 第16-17页 |
1.2.9 病理变化 | 第17页 |
1.2.10 组织学变化 | 第17页 |
1.2.11 预防及控制 | 第17页 |
1.2.12 干扰素的应用 | 第17-20页 |
第二章 犬传染性肝炎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0-32页 |
2.1 材料 | 第20-21页 |
2.1.1 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 第20页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0页 |
2.1.3 试剂配制 | 第20-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2.2.1 CAV-1 感染MDCK复制曲线的绘制 | 第21页 |
2.2.2 TCID50 的测定 | 第21页 |
2.2.3 pMD18T-E3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1-23页 |
2.2.4 CAV-1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3页 |
2.2.5 CAV-1 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3-24页 |
2.2.6 PCR及 q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初步应用 | 第24页 |
2.2.7 血清抗体IFA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4-25页 |
2.2.8 血清抗体HI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5页 |
2.3 结果 | 第25-31页 |
2.3.1 CAV-1 感染MDCK的复制曲线 | 第25-26页 |
2.3.2 TCID50 的测定 | 第26页 |
2.3.3 CAV-1 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6-27页 |
2.3.4 PCR及 q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初步应用 | 第27-29页 |
2.3.5 IFA检测血清抗体效价的判定标准 | 第29-30页 |
2.3.6 血清抗体的HI检测 | 第30-31页 |
2.4 讨论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犬Ⅰ型腺病毒强毒株感染犬发病模型的建立 | 第32-40页 |
3.1 材料 | 第32页 |
3.1.1 实验动物 | 第32页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2页 |
3.1.3 主要试剂 | 第3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3.2.1 实验犬的筛选 | 第32页 |
3.2.2实验犬感染实验 | 第32-33页 |
3.2.3 PCR检测 | 第33页 |
3.2.4 定量PCR检测 | 第33页 |
3.2.5 血清抗体的IFA检测 | 第33页 |
3.2.6 病理组织HE染色 | 第33-34页 |
3.3 结果 | 第34-39页 |
3.3.1 实验犬的筛选 | 第34页 |
3.3.2 攻毒犬的临床症状 | 第34页 |
3.3.3 实验犬剖解变化 | 第34-35页 |
3.3.4 PCR检测结果 | 第35-37页 |
3.3.5 PCR阳性组织中病毒含量的定量PCR检测 | 第37页 |
3.3.6 血液中病毒含量的定量PCR检测 | 第37页 |
3.3.7 血清抗体效价的IFA测定结果 | 第37-38页 |
3.3.8 病理组织HE染色结果 | 第38-39页 |
3.4 讨论 | 第39-40页 |
第四章 CAV-1 感染体外体内犬干扰素的转录水平分析 | 第40-47页 |
4.1 材料 | 第40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4.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0页 |
4.1.3 主要试剂 | 第40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4.2.1 cDNA合成 | 第40-41页 |
4.2.2 犬IFN-β、IFN-λ1、IFN-λ3、IFN-βR、IFN-λ1R和 IFN-λ3R的相对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 第41-42页 |
4.2.3 Poly I:C处理MDCK细胞中各干扰素及其受体相对转录水平的检测 | 第42页 |
4.2.4 CAV-1 感染MDCK细胞中各干扰素及其受体相对转录水平的检测 | 第42页 |
4.2.5 CAV-1 感染犬血液中干扰素相对转录水平的检测 | 第42页 |
4.2.6 CAV-1 感染犬肝脏中干扰素相对转录水平的检测 | 第42页 |
4.2.7 数据分析 | 第42页 |
4.3 结果 | 第42-45页 |
4.3.1 犬IFN-β、IFN-λ1、IFN-λ3、IFN-βR、IFN-λ1R和 IFN-λ3R的相对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 第42-43页 |
4.3.2 Poly I:C处理的MDCK细胞中各干扰素及其受体相对转录水平的检测 | 第43页 |
4.3.3 CAV-1 感染MDCK细胞中各干扰素及其受体相对转录水平的检测 | 第43-44页 |
4.3.4 犬血液中各干扰素及其受体相对转录水平的检测 | 第44-45页 |
4.3.5 犬肝脏中各干扰素及其受体相对转录水平的检测 | 第45页 |
4.4 讨论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