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1.2.1 三相PWM整流器拓扑 | 第12-16页 |
1.2.2 VIENNA整流器控制方法 | 第16-18页 |
1.2.3 VIENNA整流器调制方法 | 第18-20页 |
1.2.4 低载波比下VIENNA整流器输入电流畸变研究 | 第20-2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VIENNA整流器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分析 | 第23-43页 |
2.1 VIENNA整流器工作原理 | 第23-25页 |
2.2 VIENNA整流器建模过程 | 第25-28页 |
2.2.1 三相静止abc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 第25-27页 |
2.2.2 两相旋转d-q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 第27-28页 |
2.3 基于PI算法的VIENNA整流器控制策略 | 第28-36页 |
2.3.1 电流内环前馈解耦策略 | 第29-30页 |
2.3.2 电流内环PI参数设计 | 第30-32页 |
2.3.3 电压外环控制器设计 | 第32-34页 |
2.3.4 PI控制仿真验证 | 第34-36页 |
2.4 VIENNA整流器单周期控制策略 | 第36-41页 |
2.4.1 单周期控制VIENNA整流器原理 | 第36-39页 |
2.4.2 单周期控制VIENNA整流器实现方法 | 第39-40页 |
2.4.3 单周期控制仿真验证 | 第40-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3章 SVPWM实现与输入电流波形改善策略 | 第43-63页 |
3.1 VIENNA整流器SVPWM实现 | 第43-50页 |
3.1.1 VIENNA整流器空间矢量分布 | 第43-44页 |
3.1.2 g-h坐标系下SVPWM实现步骤 | 第44-49页 |
3.1.3 冗余小矢量平衡中点电位 | 第49-50页 |
3.2 VIENNA整流器输入电流波形畸变分析 | 第50-53页 |
3.2.1 中频输入下VIENNA整流器交流侧电压相位滞后现象 | 第50-51页 |
3.2.2 SVPWM调制时输入电流波形畸变原因 | 第51-53页 |
3.3 基于丢弃部分小矢量的电流波形改善方法 | 第53-55页 |
3.3.1 原理分析 | 第53-54页 |
3.3.2 实现方法 | 第54-55页 |
3.4 基于输入电流辅助判断扇区的电流波形改善方法 | 第55-59页 |
3.4.1 原理分析 | 第55-56页 |
3.4.2 边界条件分析 | 第56-58页 |
3.4.3 一种提高输入电流判断大扇区的方法 | 第58-59页 |
3.5 仿真验证 | 第59-6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样机设计与实验验证 | 第63-72页 |
4.1 硬件设计 | 第63-66页 |
4.1.1 输入滤波电感设计 | 第63页 |
4.1.2 直流侧电容设计 | 第63-64页 |
4.1.3 功率器件选型 | 第64-65页 |
4.1.4 控制芯片 | 第65-66页 |
4.2 软件设计 | 第66-67页 |
4.2.1 DSP程序功能设计 | 第66页 |
4.2.2 CLA程序设计 | 第66-67页 |
4.3 实验验证 | 第67-71页 |
4.3.1 样机参数与实物 | 第67-68页 |
4.3.2 控制方法实验验证 | 第68-69页 |
4.3.3 SVPWM调制与波形改善方法实验验证 | 第69-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5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2-73页 |
5.2 论文工作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作者简历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