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1 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2.1.1 农村土地 | 第17页 |
2.1.2 农村土地流转 | 第17页 |
2.1.3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第17-18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2.2.1 农村土地流转的特征 | 第18页 |
2.2.2 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则 | 第18-19页 |
2.3 农地流转的基础理论 | 第19-22页 |
2.3.1 级差地租理论 | 第19页 |
2.3.2 土地产权理论 | 第19-20页 |
2.3.3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0页 |
2.3.4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0-22页 |
第3章 南县农地流转现状 | 第22-27页 |
3.1 南县概述及经济发展情况 | 第22页 |
3.2 南县农业土地流转的主要推进措施 | 第22-24页 |
3.2.1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 第22-23页 |
3.2.2 建立服务机构 | 第23页 |
3.2.3 完善承包关系 | 第23页 |
3.2.4 抓好农业招商 | 第23页 |
3.2.5 健全调解仲裁机制 | 第23-24页 |
3.3 南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 第24-25页 |
3.3.1 南县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 第24页 |
3.3.2 南县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 | 第24-25页 |
3.4 南县农业土地流转的实施成效 | 第25-27页 |
3.4.1 加快南县特色产业发展 | 第25页 |
3.4.2 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 | 第25页 |
3.4.3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 | 第25-26页 |
3.4.4 促进农业服务业发展 | 第26-27页 |
第4章 南县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7-34页 |
4.1 南县农业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4.1.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 第27页 |
4.1.2 部分土地承包关系不稳定 | 第27-28页 |
4.1.3 土地流转实现困难 | 第28页 |
4.1.4 产业化程度低 | 第28-29页 |
4.1.5 “非粮化”倾向日益严重 | 第29-31页 |
4.2 南县农业土地流转出现问题的原因 | 第31-34页 |
4.2.1 缺乏有效的政策指导 | 第31页 |
4.2.2 部分人员对土地流转认识不到位 | 第31-32页 |
4.2.3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 第32页 |
4.2.4 农业科技培训体制不完善 | 第32页 |
4.2.5 制约因素多 | 第32-33页 |
4.2.6 土地流转经营人才少 | 第33-34页 |
第5章 国内外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和启示 | 第34-40页 |
5.1 国外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 | 第34-35页 |
5.1.1 美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 | 第34页 |
5.1.2 日本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 | 第34-35页 |
5.1.3 法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 | 第35页 |
5.2 国内农村土地路转的经验 | 第35-40页 |
5.2.1 重庆农村土地地票交易模式 | 第35-36页 |
5.2.2 成都农村土地确权——流转模式 | 第36-38页 |
5.2.3 浙江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 | 第38-39页 |
5.2.4 天津农村“宅基地换房”模式 | 第39-40页 |
第6章 加强农地流转的对策与建议 | 第40-45页 |
6.1 改革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 | 第40页 |
6.1.1 明确土地的所有权主体 | 第40页 |
6.1.2 明确产权主体的权利范围 | 第40页 |
6.2 加大农民非农就业比例以增加土地流转的转出意愿 | 第40-41页 |
6.2.1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 第40-41页 |
6.2.2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 | 第41页 |
6.2.3 完善劳动力市场 | 第41页 |
6.3 提高农业效益以增强土地流转的转入意愿 | 第41-42页 |
6.3.1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 第41-42页 |
6.3.2 培育和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 第42页 |
6.3.3 增加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持 | 第42页 |
6.4 加强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的领导作用 | 第42-43页 |
6.4.1 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重要性的宣传 | 第42页 |
6.4.2 明确政府定位加强部门公共服务 | 第42-43页 |
6.4.3 强化行政机关的职责以市场秩序监管者身份规范土地流转 | 第43页 |
6.5 建立保障农民权益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43页 |
6.6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修复 | 第43-45页 |
6.6.1 提高认识,树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 | 第43-44页 |
6.6.2 加强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现状 | 第44页 |
6.6.3 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