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参数化平台的动态建筑表皮设计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1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 | 第13页 |
1.1.2 建筑表皮功能需求的复杂化 | 第13-14页 |
1.1.3 建筑表皮与气候环境的矛盾与机遇 | 第14-15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章节安排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动态建筑表皮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9-37页 |
2.1 参数化设计理论 | 第19-23页 |
2.1.1 参数化设计概念 | 第19-20页 |
2.1.2 参数化设计平台 | 第20-23页 |
2.2 建筑表皮的相关理论 | 第23-33页 |
2.2.1 表皮的产生与发展 | 第23-29页 |
2.2.2 建筑表皮的舒适性因素及技术类型 | 第29-33页 |
2.3 动态建筑表皮的相关理论 | 第33-35页 |
2.3.1 动态建筑表皮的起源 | 第33-34页 |
2.3.2 动态建筑表皮概念界定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动态建筑表皮的适应性设计研究 | 第37-63页 |
3.1 动态建筑表皮的影响因素 | 第37-40页 |
3.1.1 建筑光环境的需求及其与表皮的联系 | 第37-38页 |
3.1.2 建筑热环境的需求及其与表皮的联系 | 第38-39页 |
3.1.3 风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及其与表皮的联系 | 第39-40页 |
3.2 动态建筑表皮的适应性设计方法 | 第40-52页 |
3.2.1 基于光环境的动态建筑表皮设计方法 | 第40-45页 |
3.2.2 基于热环境的动态建筑表皮设计方法 | 第45-47页 |
3.2.3 基于风环境的动态建筑表皮设计方法 | 第47-52页 |
3.3 动态建筑表皮的参数化设计过程 | 第52-61页 |
3.3.1 响应机制的设计 | 第53-56页 |
3.3.2 控制系统的构建 | 第56-58页 |
3.3.3 细部参数的调整 | 第58-59页 |
3.3.4 动态模型的模拟 | 第59-6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动态建筑表皮的建构方式研究 | 第63-83页 |
4.1 表皮构件动态变化 | 第63-73页 |
4.1.1 表皮构件转动 | 第63-67页 |
4.1.2 表皮构件伸缩 | 第67-71页 |
4.1.3 表皮构件滑动 | 第71-73页 |
4.2 表皮结构动态变化 | 第73-77页 |
4.2.1 表皮结构局部变化 | 第73-75页 |
4.2.2 表皮结构整体变化 | 第75-77页 |
4.3 表皮材料智能变化 | 第77-80页 |
4.3.1 根据日照辐射变化的智能材料 | 第77-78页 |
4.3.2 根据温度变化的智能材料 | 第78-79页 |
4.3.3 根据湿度变化的智能材料 | 第79-8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0-83页 |
第五章 动态建筑表皮的参数化设计与建构实践 | 第83-99页 |
5.1 项目背景概述 | 第83-84页 |
5.2 动态建筑表皮设计尝试 | 第84-93页 |
5.2.1 分析影响因素 | 第84-89页 |
5.2.2 设计响应机制 | 第89-91页 |
5.2.3 建立控制系统 | 第91-93页 |
5.3 动态建筑表皮的建构尝试 | 第93-96页 |
5.3.1 动态方式的选择 | 第93页 |
5.3.2 动态构件的设计 | 第93-9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6-99页 |
结语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作者简介 | 第105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5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际项目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